常吃半夏有什么副作用(常吃半夏有什么副作用和禁忌)
常吃半夏有什么副作用和禁忌
半夏止咳糖浆的主要成分是半夏、麻黄、苦杏仁、紫菀、款冬花、瓜蒌皮、陈皮、炙甘草,是没有马兜铃酸的,半夏止咳糖浆有止咳祛痰的功效,适用于风寒咳嗽,痰多气不顺等治疗,患者正常服用后的副作用还尚不明确,最好到正规医院找正规医师检查一下,并且遵医嘱服用药物。
半夏的副作用及禁忌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常说的半夏为旱半夏,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因“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而得名。半夏是一味中药,具有良好的祛痰、止呕功效,故医家称之“为燥湿化痰要药”和“降逆止呕要药”。民间也流传着关于它来历的典故和传说。中医认为,半夏对喉痈等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因其有小毒,需谨慎食用。
吃半夏有什么好处
生半夏是指纯天然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半夏,有很高的的药用价值,临床上用于治疗胆囊炎和肿瘤。生半夏有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脾胃不和、腹痛腹胀、咳嗽痰多等作用。孕妇、干咳患者禁止使用。生半夏有一定的毒性,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
半夏有副作用吗
空腹服用半夏露颗粒的危害还是比较多的,比如空腹吃药会伤害胃,还有可能会伤害到肠胃。基本上所有药物最好还是在饭后半个小时服用,这样也有利于发挥出药性。空腹吃进去的药性不会太明显,服用药物前可以看一下药物说明书,说明书上都会写用量跟时间。
长期吃法半夏的危害
(一)选地、整地选疏松肥沃、湿润,具排灌条件的沙壤土最为适宜。黏重地、盐碱、涝洼地皆不宜栽种,前茬宜选豆科作物为宜,可连作1~3年。半夏根系浅,一般不超过20厘米,且喜肥,故播种前结合整地,应施基肥,每亩施农家肥5000千克,饼肥100千克和过磷酸钙60千克,浅耕细耙,整平做成1米宽的畦,长度不宜超过20米,以利灌排。
(二)繁殖方法生产上多用块茎和珠芽繁殖,也可用种子育苗或用组织培养法进行无性快繁。
1.种子繁殖当佛焰苞萎黄时采收种子,夏季采收的种子可随采随播,秋末采收的种子可以沙藏至翌年3月播种。按行距10厘米刨出2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撒入,楼平并保持湿润即可出苗,当年第一片叶为卵状心形单叶,叶柄上一般无珠芽,第二年3~4个心形叶,偶见有3小叶组成的复叶,并可见珠芽。实生苗当年可形成直径为0.3~0.6厘米的块茎,可作为第二年的种茎。
2.珠芽繁殖半夏的珠芽遇土即可生根发芽,生产上可于5~6月采收成熟的珠芽,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10厘米、株距3厘米,条沟深3厘米播种,覆土2厘米,当年即可长出1~3片叶子,并可形成1~2厘米的块茎。
3.块茎繁殖收获时,选当年生直径0.5~1.5厘米的块茎作种,一般于春季的平均气温10℃左右时下种。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20厘米开4~5厘米深的沟,沟底要平,并按株距3厘米将种茎交叉两行摆入沟内,芽头向上,覆土搂平,稍加镇压,也可结合收获秋季栽种,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方法同春播。每亩用种茎30~50千克。
(三)田间管理 1.灌溉、排水播种后,春季一般20天出苗,如遇严重干旱,适当浇水以保全苗,齐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并控制浇水,以防止地上部分生长过快,提高抗旱耐热能力。5月后,随着气温升高,应多浇水,保持畦面湿润以便延迟倒苗。
雨季积水,应及时排水,以防烂根。
2.中耕除草及时除草在半夏生产种植中是一项繁杂而重要的工作,因半夏植株矮小,其根生长在块茎周围,并且根系较浅,中耕除草时容易伤其根系。中耕深度一般不超过5厘米,在半夏生长过程中要配合农药及时有效地除草,避免草荒而影响半夏的产量。
3.追肥、培土半夏植株矮小,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除草。除施足基肥外,还要及时进行追肥、培土。半夏珠芽在土内才能很好地发育,故及时追肥培土是重要的增产措施。5月下旬或6月上旬,当珠芽长成并有脱落时,每亩追圈肥600千克,尿素5千克拌匀撒于沟内,并把行间的土培在半夏苗上,以刚好盖住珠芽为度,不要把叶子盖在土内。培土次数可视植株生长情况而定,一般2~3次。另在半夏生长后期,每10天根外喷施1次0.2%磷酸二氢钾或0.5毫升/升的x-NAA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如不留种要及时摘除花茅。
4.遮阴生产上可于4月中下旬畦边间套作玉米和豆类作物,6月上、中旬间作物长高或搭架遮阴,9月后,气温渐低,应及时收获间套作物(见图3、图4:高秆植物玉米间作)。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可采用在温室大棚内种植半夏,这样可有效地调节气温及改善半夏遮阴环境(见图5:温室内半夏种植)。
五、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此病多发在高温多湿季节,田间积水时易发生。发病后,地下块茎腐烂,地上部随即倒苗枯死。这也是半夏最常见的病害。
防治方法:主要注意排水,拔除病株并用5%石灰水处理病穴或浇灌根部,也可在播种时用0.5%~2%石灰水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浸种时间12~30小时。
2.病毒病此病又名半夏病毒性缩叶病,或简称缩叶病,是栽培半夏普遍发生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全株性病害。具体表现为缩叶和花叶,多发生在春夏季。
防治方法:选无病植株留种栽培,施足有机肥料磷、钾肥,增加抗病力。发病后应将病株拔除烧毁,并用石灰消毒。
3.红天蛾是半夏生长期间危害极大的食叶性害虫。以幼虫危害叶片,5月以后多发生。危害严重时可将半夏叶片咬缺或食光。
防治方法:害虫幼龄期喷施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每5~8天喷施1次,连续2~3次。也可用50%辛硫磷2000~3000倍液喷施,可杀死80%~100%的幼虫。在发病初期可用敌百虫等胃毒剂喷雾防治或进行人工捕杀。
六、采收、加工及贮藏 1.采收半夏于当年或第二年采收,一般于夏、秋季(9月下旬)茎叶枯萎倒苗后采收。过早采收影响产量,过晚采收难以去皮晒干。从畦的一端用铁锹或三齿耙将半夏挖出,按大、中、小分开,大的入药,小的留种栽培。
2.加工收获后需加工入药的鲜半夏要及时去皮,堆放过久不易去皮。方法是将鲜半夏装入框内或麻袋内,扎紧口袋放在水泥池内,灌入冷水,水面淹没盛药袋的一半,穿胶鞋用脚踩去外皮,边沾水边搓进行脱皮,然后倒入筛子浸入水中,漂去皮渣,捞出半夏,放在阳光下暴晒,不断翻动晒干,晒干后即可出售。也可用半夏脱皮机去皮。洗净晒干或烘干,即为生半夏。折干率为3:1~4:1。
以个大、皮净、白色、质坚、粉足者为佳。
3.贮藏(1)作种用的半夏种茎贮藏:作种用的半夏可采用沙藏的办法越冬贮放。将选好后的半夏种茎在室内摊晾2~3天,随后将其拌以干湿适中的细沙土,贮藏于通风阴凉处,于当年冬季或次年春季取出栽种。此外,半夏每个茎叶上有一珠芽,数量充足,且遇土即可生根发芽,成熟期早,也是主要的繁殖材料。大的珠芽当年就可发育成种茎或商品块茎。
(2)加工后的半夏成品贮藏:半夏为有毒药材,又易吸潮变色。干燥后的半夏如果不马上出售,则应包装后置于室内干燥的地方贮藏,同时应有专人保管,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并定期检查。
以上便是小编分享的旱半夏种植技术及经验,如果你现在正打算种植半夏,可以参考以上种植方法,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还有疑问的欢迎咨询。
来源:旱半夏种植技术及经验 - 我想种药材网
半夏的副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中药材半夏一般在春季2-4月播种,根据南北地区气候的不同,在南主地区,种植半夏适宜二月份进行.在北方地区,半夏种植时间应往后推,四月份至五月份种植半夏最适宜。半夏是浅根作物,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除盐碱地、砾土、重黏土之外的土壤均可种植。
半夏什么时候种植,半夏适合什么土壤种植?
半夏的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
半夏种植时,在整细耙平的备播畦面上开横沟条播。把已分级的大小半夏种茎分开播种,一级半夏种茎行株距较稀(30X7),播种较深(7-9);依次类推,四级半夏种茎行株距较稠(15X2),种植较浅(3-4)。播后,上面施一层混合肥土,由腐熟堆肥和厩肥加人畜肥、草土灰等混拌均匀而成,最后覆土少低于地面即可(大面积半夏种植也可采用半机诫化播种,一次完成,可提高效率80%)。
由于半夏种植生长期间杂草较多,尤其是在半夏苗期,往往是看不见半夏种苗、只见草,所以,半夏种植播种完成后,马上喷洒半夏除草剂,并立即盖上地膜,可有效防治杂草的危害,特别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达100% 。
待喷洒半夏除草剂后要立即盖上地膜,所用地膜可以是普通农用地膜(厚0.014mm),也可以用高密度地膜(0.008mm)。地膜宽度视畦的宽窄而选。盖膜三人一组,先从畦的两埂外侧各开一条8cm左右深的沟,深浅一致,一人展膜,二人同时在两侧拉紧地膜,平整后用土将膜边压在沟内,均匀用力,使膜平整紧贴畦埂上,用土压实。播种时如果地温超过13度以上,就不需盖地膜。
适时收获
半夏收获时间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半夏的最佳刨收期应选在秋天温度降低在13摄氏度以下,叶子呈黄绿色时最宜。长江流域根据气温差别适当向后推迟。
半夏的作用与禁忌
半夏曲是中成药,主要成分有清半夏、白矾等。其作用和功能主要如下:1 .降逆止呕:半夏曲可进入脾胃经络,具有降逆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不和引起的消化不良、呕吐等症状。2.镇咳祛痰作用:半夏曲也可进入肺经,用于治疗咳嗽、咳痰、肺炎等症状。对有出血症状、阴虚、自汗等症状的患者禁用。
半夏服用禁忌
半夏泻心汤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胃的不良反应,驱散祛邪,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肠功能障碍,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临床上因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的胃炎或胃肠炎较多,半夏泻心汤可调治。此外,半夏泻心汤还可治疗口干、口苦、下肢感冒等寒热症状,可调理。半夏泻心汤常用于治疗胃溃疡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良好,是治疗胃炎常用的中成药。但是脾胃虚寒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