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以 肺 为主题的课件,应该讲些什么内容呢?
中医论肺的功能与保健
据统计,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我国城市的死亡率病因中占第四位,在农村则占第一位。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工业污染以及人口年龄老化等因素,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明显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对我国人民健康危害很大,其防治任务很重,其中使用中医中药来防治的效果甚佳。
● 肺主气司呼吸
肺统司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主要表现肺与宗气的生成有密切关系。语音、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宗气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氧气)与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积于胸中,它既是营养人体的物质,又是人体机能活动的动力。肺是主管呼吸的,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氧气),呼出体内浊气(二氧化碳),实现了体内气体的交换,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如肺的功能异常,可出现咳嗽、呼吸无力等症状。
● 肺合皮毛
肺脏娇嫩,不能耐受寒热,容易被邪气侵袭。鼻子是肺脏的外窍,与喉相通,是呼吸系统的第一道关口;所以外邪侵袭肺脏时,多从鼻喉而入,出现鼻塞、流涕等。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表,人体的防御屏障,依赖肺所转输而来的营养物质来濡养,所以感受外邪,首先犯肺。若肺的功能失调,则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减退,容易感冒、多汗等。
肺喜润恶燥,六邪中的燥邪最容易伤肺,灼伤肺津,出现干咳少痰、喘息胸痛等。饮食不当会使机体正气损失,防御功能减退;悲伤过多也会导致肺气耗损;痰饮淤血也会影响肺脏功能的正常发挥。
从现代医学上主要是祛除致病因素,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中医治疗很具特色,既可直接治疗又可间接治疗。直接治疗有宣肺、肃肺、清肺、泻肺、温肺、润肺、补肺、敛肺八法,间接治疗是通过五脏生克关系进行。这里主要讲一下清、润、补三法:
● 清肺:主要用清泻肺热的药物祛除肺中实热,如白茅根、天花粉、芦根等;
● 润肺:主要用润肺生津的药物来防止燥热损伤肺阴,多用沙参、玉竹、百合等;
● 补肺:补益肺气,改善呼吸功能,提高肺的免疫防御屏障,也就是扶正祛邪。常用人参、太子参、黄芪、山药等。
其实通过清肺、润肺等方法改善肺的功能,祛除病因最终就是为了要达到补肺的功效,祛除了病因,肺的功能自然能恢复,加强了肺自身的功能,致病因素也能自然而然祛除,这是相辅相成的。
平日还应该加强锻炼,改善卫生环境,防止空气污染,顺应季节注意饮食养生,多吃清肺、润肺、补肺的食物,如百合、无花果、甘蔗、苹果、马蹄、桂圆等,以达到保护肺功能,预防和抵御呼吸系统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