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气血虚?
一、为什么会气血虚?
气血两虚是从中医上来讲的,气为血是帅,血为气之母,故此气血之间是相互为用,相互联系的。气虚则失血,气随血脱。因气血虚衰或气血失和,以致气血相互为用的功能减退,对经脉、筋肉、皮肤的濡养作用减弱,从而产生肢体筋肉等运动失常或感觉异常的病理状态。
治疗上,应补气养血,辅助人体正气,最典型的方药:八珍汤。
气血两虚食疗方:
方一
牛肉1000克,食盐适量,黄酒250毫升。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去除血污和浮沫,继小火煎煮半小时调入黄酒和食盐,煮至肉烂汁稠时即可停火,待冷装盘食用。佐餐食用。
本方补脾胃,益气血,肥健人,适用于虚弱、消瘦、少食、乏力、精神倦怠者食用。
方二
童子鸡1只,黄酒、生姜、食盐、葱白各适量。将鸡宰杀,去除内脏和鸡毛,洗净切块,在汽锅内放入鸡块,并放葱、姜、黄酒、食盐等佐料,不加水,利用汽锅生成的蒸馏水,制得“鸡露”。佐餐,饮露食肉。
本方益气、补精、肥健,凡体弱、产后、病后、老年消瘦者均可酌情选用。
方三
松子仁50克,蜂蜜25克,胡桃肉50克。松子仁、胡桃肉捣成碎末,与蜂蜜拌匀,上火煮沸遂停火,待冷装并备用。
本方润肺益肾、补中肥健,适用于身体瘦弱者长期服用。
方四>
太子参15克,山药、白术各10克、生黄芪15克,麦冬、黄芪各10克,黄精、鸡血藤各15克。水煎服,每周服1剂。
本方益气补血,主治形体消瘦,肤色无泽,精神不振。
方五
黑大豆10阗克,猪油适量。黑大豆如作酱法,取黄捣末,调入猪油熬炼成膏。每次1匙,开水冲服,每日2次。
本方长肌肤,益颜色,加增气力,肥健人, 《图经本草》曰:“久服令人身重
二、其血双亏是怎么回事?
中医所说的血虚指血量不足或血质失常或血液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一般认为,引起血虚的病因有脾胃虚弱、饮食不足、失血过多、肾气亏虚、劳作过度等。这些病因引起血虚的机理,分述如下:
(1)脾胃虚弱
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主要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内经》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证治准绳》说:“脾胃者,气血之父也”。脾胃功能强健,可将摄入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如饮食不节或肝胆之病横犯脾胃,致脾胃功能减弱,精微不足,生化无源,久则出现血虚。血虚则可进一步引起其他脏腑功能失常。
(2)饮食不足
人体脏腑靠气血津液滋养,气血津液靠水谷精微来化生。清代喻昌《医门法律》说:“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如饮食数量不足,长期饥饿,气血生化无源,势必导致血虚。另外,饮食量虽然充足,但嗜欲偏食,亦同样出现造血原料的缺乏,使生化之源不足,而出现血虚,并导致其他病证。
(3)失血过多
外伤失血过多,月经过多,或其他慢性失血证皆可造成血虚证。另外,由于出血,日久则导致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一方面造成再出血,另一方面也影响新血的生成,继而加重血虚。
(4)肾气亏虚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可以化血。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及房劳过度等均可引起肾虚,而肾虚则精少,精亏则血虚。
(5)劳作过度
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吐利、出血损伤阳气阴液;强力劳作能耗伤气血,久之则气虚血亏;劳心太过,易使阴血暗耗,心血亏虚等,均可导致血虚。
三、气血虚怎么造成的?
如果是女人,就是每个月经期出血过多引起的
如果是男人就是泄精多了引起的
还有的共同原因,就是:劳形过度,熬夜,脾胃不吸收。
还有可能就是定期有抽血出来
没有别的可能性了
四、气血不足是什么引起的
中医脉学通过大量的临床分析,找出了造成现代人们气血不足的几个原因:
1、蛋白质摄取过多。中医上讲恣食肥甘,久必伤身,意思是讲鸡、鸭、鱼、肉、蛋、奶等蛋白质油脂过多的好吃东西吃多了会大伤元气。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脑中风等当代文明病绝大多数是吃出来的!这些病标实本虚,说白了是身体的气血不足了!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体过多的摄取这些好吃的东西后,会加重肠胃的分解吸收功能,肝的合成、肾的排泄功能也不得不加强,久而久之,五脏六腑的元气下降,功能减退,这就是中医讲的“食伤”。可别小看了“食伤”的危害,几年十几年以后人们才会发现自己越吃好的身体越不好了,“富贵病、文明病”不知不觉在自己身上发现了。回过头来才认识到还是“粗茶淡饭”最养人!
2、体育锻炼太少!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体力活太少了,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不息运动不止”,运动可促进人体的毒素排出,促进新血再生!这一进(生血)一出(排毒)才是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本。“光进不出,光出不进”都不能维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唯有运动这一现象才可帮助人体长久的维持健康状态!大家都知道锻炼对身体好,可是有几个人明白锻炼为啥好?这“一进一出”的现象看似普通,却很深奥,几人明白?现代人吃的挺好,运动又太少,怎会不气血虚少!
3、思想压力太多。中医讲忧思伤脾。脾伤不生血,久而久之,气血便虚少下来。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家庭压力、挣钱压力、名誉压力,一齐扑面而来,人们躲不了,避不开,思想整天紧张的考虑,忧心忡忡,饭不香,夜不眠,身体过度透支。华氏脉学认为人体在思考时大量的血液养分被脑所消耗,脾胃功能下降,消化吸收减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一面过度消耗,一面又新生气血不足,久而久之人体必虚也!
中医脉学认为,以上3点是造成当代人们气血不足,身体虚弱的主要原因,在治疗上要因人因事辩证,从饮食、运动、思想上全方位入手,才能获得最佳疗效。
1.龙眼肉粥
[原料]龙眼肉15克,红枣15枚,粳米50-100克。
[制作]将龙眼肉,红枣和粳米一并加水煮粥,加入红糖少许。调味即可。
[用法]温热食用,常服。
[功效]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血的功效,适宜于产后贫血,心悸失眠,体质虚弱者食用。
2.蒸鸭血
[原料]1只鸭的血,黄酒20毫升,盐适量。
[制作]将鸭血加清水、盐适量,隔水蒸熟,入黄酒,再蒸片刻。
[用法]饭后顿服,每日一剂,连服5剂。
[功效]适用于肝肾阳虚型贫血。
3.菠菜猪肝汤
[原料]菠菜125克,猪肝125克,熟猪油、生姜、葱白、清汤、食盐、水淀粉和味精各适量。
[制作]将菠菜洗净。在沸水中烫片刻脱去涩味,切段;然后、将鲜猪肝切成薄片,与食盐、味精、水豆粉拌匀。将清汤烧沸,加入已洗净拍破的生姜、切成短节的葱白、熟猪油等。煮几分钟后,放入拌好的猪肝片及菠菜,至肝片、菠菜煮熟即可。
[用法]常服。
[功效]养血生血,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萎黄、视力减退、大便涩滞等症。
[注意事项]菠菜质滑而利,善能润燥通肠,故肠胃虚冷泄泻者禁用。
若由于经血量大,造成血虚和月经不调,每次月经后可用5克当归煮水,20至30分钟后打入2个鸡蛋,再加红塘,温热服下。
妇女怀孕分娩后,再加上哺乳,往往是气血两亏,但过多用药调理,某些药物可通过乳汁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故此时更应该注意饮食调养,以食补为主,如鸡汁粥、罗卜炖羊肉等,适当辅以药膳,以药性温和为主,比如在食用归参炖鸡时宜选用西洋参。
4.养血红枣兔
[原料] 红枣20个,新鲜兔肉250克。
[制作]将完好的红枣洗净,兔肉切小块,加适量水放砂锅中文火焖煮2小时。待肉熟枣烂时,根据个人口味放入调料即可。
[用法] 温热食用。
[功效]可补养精血,调整身体,对久病后气血两亏,产后或月经病引起的血虚怠倦,气亏目晕等有一定疗效。
5.当归羊肉汤
[原料]羊肉800克,当归25克,党参2o克,黄芪20克,姜块40克,葱头50克,绍酒50克,醋20克,精盐20克,花椒20粒,胡椒面2克,味精2克,八角1个,陈皮40克。
[制作]将羊肉洗净,用清水漂至白色,再放入开水中煮几分钟捞起。用精盐、醋反复揉搓后,用温水洗净,再入开水中氽一下,切成块。姜、葱洗净,当归、党参、黄芪、陈皮、八角、花椒去净灰渣,当归、党参、黄芪切成片。以上均装入双层白纱布袋中封口。
砂锅置旺火上,掺鲜汤,加羊肉块烧片刻后,撇去血沫,放进布袋,加绍酒、葱、醋等佐料,改用中火熬1小时,再改用小火慢煨至软烂,加入精盐、胡椒粉、味精等,调好味即成。
[用法]喝汤吃肉,常食。
[功效]补气益血,祛寒止痛。适用于产后气血不足所致发热、自汗、肢体酸痛等症。
[注意事项]外感发热,咽喉肿痛,牙痛者忌食用,不能用铜器烹调。忌与南瓜同食。
6.归参炖鸡
[原料]乌骨鸡一只1500克,当归25克,姜块20克,葱头25克,醪糟(音同劳遭)汁100克,党参40克,精盐4克。
[制作]将鸡宰杀后,去毛杂、脚爪,入清水浸泡30分钟后,入开水中氽去血腥味。当归、党参用温水洗净,切成薄片。姜、葱洗净。党参、当归装入鸡腹内。放入砂锅中,加清水2500克。砂锅置旺火上烧开,撇去血泡,改用小火慢炖,调入姜、葱、醪糟汁炖至熟透,拣去姜、葱,加入精盐、味精、调好味即成。
[用法]喝汤吃肉,常食。
[功效]益气补血。适用于久病体衰,气血不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