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16岁的年龄在性格是不是很叛逆呢?

更新:2025-04-08 03:10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0

一、16岁的年龄在性格是不是很叛逆呢?

发展心理学一般认为孩子从出生到成人(18岁)会经历两个自我发展的高速期,或称为过渡期。只是普遍人们认为这一时期的孩子不听话,就称为“叛逆”,而过多地关注孩子身上的问题,忽略了成长的正常过程。

第一过渡期是3-5岁,孩子能够说话交流,具备基本的活动的能力,开始有一定的独立意识,活动范围更大,接触面更广,所以注意力也开始向家庭父母以外的方面转移。因为这一年龄段孩子能力还很弱,父母还可以控制孩子的行为,所以不觉得孩子逆反。

10-20岁为第二过渡期。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孩子开始有成人感,上学后与外界的交流更多更广,进一步加强了独立的意识。并有一定能力与父母争辩、抵抗表现出不服从的态度与行为。另外,心理发育并没有完全成熟,这与生理发育成熟形成矛盾,让孩子在情感情绪方面变得极具矛盾性。这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失去了控制感,所以感到了麻烦,认为是孩子开始“叛逆”了。

所以说,所谓的青春期,叛逆期并不意味着就是说人在这个年龄阶段就问题多多,而是说这一时期会在能力、行为、认知、生理心理等方面会有大的变化,作为父母我想应该更多的去关注这种变化,接受这种变化,积极地看待这种变化,因为出现了这样的变化意味着孩子在成长,在长大。在这个变化中让他向健康的方向去变,去成长。“过去了就会变回以前的样子”的想法是可笑的,那反而可能会变得永远长不大。

二、怎样对待15,16岁的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叛逆期

发现孩子有叛逆的心态时,做父母的该如何处理呢?可行的方法如下:

1)保持自己头脑冷静

孩子叛逆,成人一定会不满。因此,会为自己的权力斗争、用声音来压倒他。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等孩子冷静,才进行沟通。

孩子叛逆时,言语和行为会犹如暴风雨,不懂得控制自己。但成年人应该懂得何时该保持冷静。

2)平等地和孩子沟通

许多时候,父母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分析孩子叛逆的原因。许多父母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孩子应该听父母的。但是,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所以父母应该放下架子,耐心听一听孩子自己的想法,从感情上、从具体事件上与孩子达成一致,做一些适当的让步。

3)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反思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用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也许,问题不一定在孩子身上。父母一般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从前都听父母的,自己的孩子也该听自己的。因此,孩子不顺从,在他眼里,就成了叛逆。因此,身为父母的,有时必须谦卑,放弃自己执着的思想,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三、为什么16岁的孩子这么不懂事

这个阶段他们正进入青春期,开始以成人自居不再接受成人的观念和看法,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也就是我们认为的叛逆了。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只要注意做到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沟通看法就会很好的度过的。

四、16岁男孩叛逆期教育方法

1、在沟通中多观察:父母如果一直沉浸在作为孩子爸妈而焦急担忧的角色里沟通多少会偏离理智的方式,所以不妨先观察下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存在什么问题,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叛逆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孩子作沟通。

2、沟通要保持冷静:以硬制硬是对叛逆孩子最失败的教育方法,所以在和孩子沟通之前,急躁的父母,必需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静,不要脾气一急就开始对孩子打骂,把原本要好好沟通的计划抛诸脑后。此外,和孩子沟通最好再孩子也冷静时,再进行沟通,效果更好。

3、融入孩子的世界:不要因为怕孩子的兴趣影响他的功课而厉声禁止,而是跟孩子讨论下他们喜欢的电子游戏、动漫明星,在融洽的讨论中再适时以合理的方式提醒孩子什么是该学的,什么是不该学的。这样可以避免孩子沉迷电子游戏或盲目追星。

4、交换角色:与人相处,有一颗同理心很重要,理解对方的难处,自然就不会有怨恨的态度,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在沟通中关系自然就比较融洽。

5、亲身体验:当叛逆的孩子在沟通中一直唱反调时,那父母不妨就沿着孩子的方向走,让孩子不生气的同时,起身体验他自己的要求,比如在路上看到卖饮料促销的,儿子要求买好几瓶饮料,那父母就不要反对,但是买的饮料人让儿子自己提,让孩子知道提着不应该买的饮料回家是很累的事情。

下一篇:孩子叛逆期怎么处理呢 上一篇:叛逆期的青少年學壞了,該怎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