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怎么样教育七八岁男孩

更新:2025-04-26 06:40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0

一、怎么样教育七八岁男孩

您好,七八岁的孩子正处在小学低年级的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由学前儿童成为学龄儿童,刚刚进入学校学习。他们对学校充满了新鲜和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是由于年龄小,处在成长时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幼小的心灵易受环境影响,很容易因为一些外界因素就对自我或学习失去信心,甚至出现厌学等心理问题。

因此,这个阶段的教育首先要注意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力,父母可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激发孩子对外界的探索,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并主动寻找答案;另外父母可适当带孩子多参加社交活动,让他与同龄孩子多接触,适当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沟通、同伴交往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教育孩子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小小挫折,在学校中遇到了困难可以请求老师的帮助,也可以回家后告诉父母,与父母一同商议解决方法。

希望对您有帮助。: )

二、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正确引导?

如何正确的引导青春期的孩子?家长不应该去通过打骂的方式来恐吓孩子,让孩子听话,而是应该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来引导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家长应该是适当的放手,尊重孩子意见,关于孩子的事一定要重视,多去和他沟通交流,当家长尊重孩子,孩子才也会反过来尊重家长,这样一来孩子才能得到成长。

三、男孩15周岁了,父母的话一点都不听,怎么办,请问专家

我家孩子以前也一样,这跟我和他说话的语气、方式、立场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自从我看了《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后改变了和他说话的语气,方式还有说话的立场以后有了大的改观,另外小孩会有个叛逆期,这个时候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就更重要了,这时候你可以看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

另外给你分享一些叛逆期孩子的教育方法。

1、批评孩子切莫伤害自尊心。

明智的家长应懂得如何熟练地运用批评艺术:

(1)分清场合和措辞。当着亲友或孩子的同伴批评孩子,孩子会感到难堪和不满,也听不进家长的批评。

(2)批评措辞要适当,切忌“你简直不可救药”、“你怎么不如某某学习好”、“你真笨”等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

(3)对事不对人。真正懂得批评的家长,着眼点应该放在如何促进孩子改正缺点上,而不是揪着缺点不放。即就事论事,不翻旧账。

(4)适当冷处理。当孩子情绪反应强烈、言语冲动的时候,家长干脆采取不理睬的态度,等孩子冷静思考,平息冲动后再作批评。

2、让孩子学会将心比心。

家长过问、干涉孩子的行动,应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担心和忧虑,让孩子知道家长的爱心。比如,处理孩子放学晚归这种事情,有的家长是等孩子回家后,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勒令以后不准晚归。这种处理方式过于急躁,孩子不但没有体会到家长的爱心,反而对家长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小题大做,管得太宽。而有的家长则会尽量压住怒气,心平气和地询问原因,并说明因为不知道你为什么晚归,心里很着急、很担心、希望你能够站在家长的角度,体会家长的爱心和不易,以后早点回来。相信懂事的孩子听了这一番话后,会为自己的晚归给家长带来不安而感到内疚自责,对家长的干涉行为也不会产生反事情与抵触。

3、采用实践体验法。

用实践体验法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命令和口头说教有效得多。一位父亲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傍晚,父亲与儿子散步时,儿子看到西瓜摊西瓜就非要。父亲说:“离家太远,抱回去太累人,不。”儿子不高兴了:“我要西瓜你不,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习。”父亲略一思量,对儿子说:“西瓜可以,你要自己拿回家。”儿子抱着的西瓜走,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一路歇了几次才把西瓜抱回家。这一体验让孩子感触颇深:“吃个西瓜也真不容易啊!”由此体会到父亲的苦。

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成因及消除对策

逆反心理通常表现为: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认为绝大多数规章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会使他感到厌烦;对于那些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大加赞赏;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反感和愤怒: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越是不让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

逆反心理及其内涵

它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青少年正处在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阶段,在认识事物和看问题时常常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因而易与家长的意向不同。当意向不一致时,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就会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青少年大脑的发育健全,思维的判断、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超越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正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2.青少年性生理发育逐渐成熟,性别意识、性意识逐渐强化和建立,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意识和成人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面对成人的指教,有意无意地回避、反感甚至背离。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早已被强烈的意识和成人意向所驱散。

3.青少年表现出生理上成熟和心理上不成熟的矛盾。由于阅历和经验不足,造成其认识上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性、批判性,但对问题的认识仍存在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成人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成人的劝说、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

下一篇:女生叛逆期在什么时候? 上一篇:怎么才能让16岁叛逆期的女儿,慢慢的懂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