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冰雪天气人员防滑措施
一、如何做好冰雪天气人员防滑措施
1、冬季雨雪天气,及时清除积雪和冰面,在人员经常走动出入口安置防滑垫。
2、严禁将废水倒在路面上,以免结冰,造成人员摔伤。
3、冬季洗车库外结冰路滑时严禁洗车,待清除冰面后再洗车。
4、注意雪天步行速度不要太快,步幅要小且保持固定步调。
3、雪天步行切忌提重物,双手不要揣在兜里,因为双手来回摆动能起到平衡作用。
4、一旦摔倒骨折,切不可乱揉乱动,应用围巾、书本等工具固定好骨折部位,请求他人帮助,立即到医院治疗。
5、车胎气别足 刹车要谨慎,在雪天骑自行车时,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车体不要携带过多、过重的物品,车胎气不可太足,将气放至平时充气量的2/3为好。尽量放低车座,与前面车辆保持3米以上距离,防止前车滑倒绊着自己;不要急刹车,否则会使车轮打滑、失去平衡。
6、此外,雪天驾驶摩托车时,驾驶者进入弯道欲刹车时,尽量多用后刹,如果用前刹,控制不好的话容易发生侧滑。此外,刹车时尽量使车身与路面保持垂直,经过结冰严重的地段时尽量不要刹车,最好用油门控制车速。
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冰面上行走怎样避免滑倒?
在雪天,步行速度不要太快,要走人行道,不要在机动车道上行走,防止被侧滑的车碰到。
步幅要小且保持固定步调,走路速度不要太快。切忌提重物,双手不要揣在兜里,因为双手来回摆动能对身体起到平衡作用。
如果遇到比较滑的地段,可以找一些固定物,用手扶着,增加稳定性。
如果突然摔倒,尽量别用手腕去支撑地面,因为这种摔倒姿势最容易造成手臂骨折。也不要急着起来,检查一下身体哪些部位疼痛。一旦摔倒发生骨折,切不可乱揉乱动,应用围巾、书本等工具固定好骨折部位,请求他人帮助,立即到附近医院治疗。
雨雪天,老年人特别是骨质疏松患者尽可能不要出门。
女性不要穿高跟鞋。出门时尽可能换上鞋底粗糙、有花纹的平底鞋,还要尽量避过大理石路面。
选择鞋底纹路较大的鞋子出行,这样可以增加摩擦力,不易摔倒,与亲戚朋友结伴出门时,可互相搀扶,小心翼翼地行走在结冰的人行道上。
三、雪天怎样预防疾病?
下雪路滑,再加上骑车穿雨披后身体灵活度小,外出千万要小心,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人大雪天尽量不要外出,年幼的儿童上学时最好有人接送,尽量避免摔伤。这里就和大家分享雪天需要预防的十样疾病。
防跌倒
下雪天,防滑、防跌、防撞对老人来说最重要。建议骨质疏松的老人下雪天最好不要出门。
防中风
对于血管弹性差的人,气温急剧变化会带来血压波动,使血压升高,促发脑溢血。要注意发现中风先兆,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
防心脏病
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寒冷能增加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易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血管。病变的冠状动脉遇冷收缩,使血管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
防消化道溃疡
在副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下,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胃缺血、缺氧,引起胃病复发。
防呼吸道疾病
包括感冒、咳嗽、肺炎等。
防煤气中毒
利用煤气烧水洗澡或用煤炉取暖,都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防虚脱
长时间用热水洗澡,很容易发生虚脱而晕倒。此时应让虚脱者平卧,口服温盐水。
防晨练病
天气寒冷时一些人坚持早锻炼,因身体未适应露天环境,很容易发生心慌、胸闷或低血糖反应。
防烫伤
用热水袋给老人或婴儿取暖,因他们对温度不敏感,很容易发生烫伤。
防不当御寒方式
包括门窗紧闭不通风、钻进被窝蒙头睡等。
四、暴雪中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
雪天走路要“踏”不要“蹭”
1:宁可选择踩在厚厚的积雪上,也要避开浮冰和积水;
2:不要因为湿滑就“蹭”着走,这样反而容易滑倒,跟滑冰是一个道理,所以,就要尽量抬起脚,实在的踩下去,这样就减少了鞋底与地面的向前摩擦力,会大大降低摔倒的可能性;
3:建议骑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的人们,选择步行或者公共交通出行;
4:于雪的覆盖,道路上许多“陷阱”会被遮住,因此,应千万小心,注意低洼、井盖、建筑材料上的钉子等等;
5、部分地区降雪较大,因此,树木有被压倒的危险,行人应尽量远离树木等高处建筑,谨防因坍塌而被砸伤;由于大雪的出现,公共交通压力骤增,今晨人们明显感觉到公共汽车上人员爆满,而且上不来、下不去,这是,我们就要格外警惕不法分子趁机作案。上车前,应将提包拎在手中而不是挂在肩上、男士不要将手机和钱包放在腰间和裤兜,上车后,还应时时注意自己财务的安全,如遇故意拥挤的人,则要格外小心,有情况,应高声喊叫售票员或司机并报警;
6、路面湿滑,开车出行的朋友,千万要小心驾驶,一方面要注意保持车距、及时踩刹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道路上的行人,做好躲闪的准备;
7、开车的朋友除了注意以上几点,在遇到上坡路段时,应保持车速,换低档,如遇熄火,应及时拉手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