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教育两岁大的男孩
一、该怎么教育两岁大的男孩
3岁是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关键期。孩子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过多或少都会有些行为习惯让父母无法接受,此时就需要家长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孩子了。
3岁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一个叛逆期,主张自我、任性、不听话是很自然的,特别是长期与隔代长辈生活在一起,孩子的任性行为更为突出。
作为家长想要扭转孩子的不良行为并非是容易的事,建议先和孩子建立起一个好的、和谐的亲子关系,找出孩子的兴趣点,多鼓励孩子、多肯定孩子、多欣赏孩子,让孩子树立起“我是一个好孩子”心理。帮助孩子用好的行为慢慢替代掉坏行为,这段时期有专家通过论证是21天,那么做为家长,言传身教是育子最为关键的,陪着孩子一起度过这21天改变期吧,相信你的宝贝是最棒的!
家长不要吝啬每天多给孩子一个拥抱、多用言语去赞美和肯定你自己的孩子!
二、叛逆期从开始到结束要多少时间
叛逆是伴随人成长的正常现象。
人生会经历两个叛逆期,第一个出现在1~2岁的时候,我们称之为第一叛逆期,这是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还分不清自己需要什么,但却会一味地说“不”。而这种说“不”的表达,其实只是为了辨别他与外界的不同,这时孩子说“不”并不一定就是拒绝或否定,这只是他们在学着区分自己和他人的一个过程。
第二个叛逆期出现在12~18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将心内的不满转为直接地对抗,多表现为叛逆和不顺从。而这种反抗其实是自我认知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一种磨合,目的是想要做自己的主人。在磨合的过程中,孩子会渐渐明白自己需要顺从什么,逆反什么,等到度过了这一阶段,他们就会变得“圆滑”一点儿,变得能够顺势而为了。
三、怎么样更好的调理宝宝的任性?
你好!宝宝脾气很犟,任性,有时无理取闹,看见别人有新玩具,非得自己也有一个相同的玩具,这也是宝宝好奇的心理要求,这种心理要求得不到安慰时,就表现出来很绝强的性格。这种现象也是一种与家长对抗的逆反心理。因此爸爸妈妈应该教育宝宝既不要膨胀,也不要压抑,但也要学会让宝宝调整。1、要帮助宝宝调整好心态,让宝宝做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人。可以通过聊天的方式把几种做人的状态分析给宝宝,让宝宝通过分析利弊自己选择。2、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宝宝竖立榜样。在宝宝的一生中,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家长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条要求都影响着宝宝。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让宝宝模仿。3、教育宝宝要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让宝宝学会换位思考。让宝宝明白,一味的任性不但有时对自己不好,也会影响家庭及他人的友好相处,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在改变宝宝习惯之前,父母一定要制定一个计划:1、无论孩子在什么地方向父母大吵着要东西或要求做不合理的事情,父母都要从容应对;如带孩子到商场之前,父母都应该给孩子交代清楚带商场买什么,可以事前写一个需要购物的单子,如果乱要东西,爸爸妈妈是不给买的,如果不听话,下次就不带你到商场了;2、进商店之前,再向宝宝重申一遍父母的要求,只购买购物单上的东西;3、一旦父母告诉宝宝自己的决定,就要坚持住,即使孩子又哭又闹也不要可怜的;4、父母拒绝宝宝的不合理要求和训练孩子学习等待的同时,必须注意多表扬宝宝,特别是当宝宝能够好好地接受“不”子的时候;父母可以根据宝宝接受“不”字的多少或宝宝按父母的要求做多少次可以积分,下次出门可以按积分的多少给宝宝换一些奖品;5、父母的意志是纠正宝宝在公共场所闹着要东西坏习惯的好方法。
四、2岁的宝宝不听话怎么办
:看来妈妈意识到宝宝发脾气是独立意识的一种体现,这一点非常关键。您不妨对宝宝的内心世界再多些了解,以便更好地面对与处理问题。宝宝1岁以内,走路和说话等独立技能还不能掌握得很好,需要依赖父母获得满足,这时他会表现得听话、顺从,目的是获得情感上的安全。
2、3岁时,她已经具备了独自探索世界的基本能力,追求自主性,经常跑东跑西,到处触碰摆弄,渐渐产生了“我无所不能”的错觉。然而,随着碰壁、挫折以及父母的干涉接踵而来,宝宝的自豪感被打破,她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就用摔东西、和大人对着干等方式表现他内心的沮丧、羞愧、愤怒,以及更深层次的受伤感。这就是宝宝发脾气背后的心理机制。所以您必须了解:宝宝不听话、发脾气是其成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
如果您希望宝宝少发脾气,或者发脾气的时候适可而止的话,父母的态度和介入方式至关重要。
建议您可以这样做:
第一、用心仔细观察宝宝发脾气的具体情况:如在什么时间段、由什么事件引发、发展过程如何等,进而根据宝宝发脾气的心理机制来分析真实的原因,弄懂“究竟发生了什么”,从而增强父母处理此事的把握和信心。
第二、当宝宝平时东摸西碰的时候,在考虑安全的前提下,坚持支持与鼓励的态度,满足她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新鲜感;当宝宝多次尝试最终失败,开始焦躁时,父母应及时介入,不动声色地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协助,让宝宝自己发现新的解决之道,重新激发她的兴趣。这样就可以把宝宝的精力引导到有积极意义的方向上。
第三、发脾气是种心灵倾诉的方式,父母要做到全身心地倾听,安静地陪在她身边,保持一定的身体距离,温柔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轻轻拍拍她的背,告诉她:“我感受到你很难过。”宝宝觉得被接纳和理解之后,情绪自然就缓解过来了,她自己会转移注意力,开始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