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的宝宝晚上不睡大觉怎么办?
4个月的宝宝晚上不睡大觉怎么办?
婴幼儿睡觉易醒是怎么回事? 年轻的父母都对宝宝的睡眠十分关心,希望孩子有香甜的睡眠。可有些婴幼儿特别容易于睡眠中醒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生理因素: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神经的兴奋与抑制功能不够协调,易兴奋,稍有外来的刺激则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导致婴儿惊醒,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婴儿的渐渐长大,神经系统的功能一步步完善,这种生理现象会自然消失。 (2)进食过饱:常言道:“胃不合,卧不安”。有的妈妈不管孩子饿不饿,睡前总要给加餐点心,致使小孩感到不舒服,影响睡眠质量;尤其是吃奶的婴儿,有些妈妈习惯于喂着母乳伴宝宝入睡,结果导致孩子睡时食奶过量,腹胀易醒,醒后年轻的母亲却又立即用奶去安抚,结果形成恶性循环。 (3)疾病因素:小孩肠寄生虫病是幼儿睡觉不稳的最常见的原因。如患寄生虫病会引起孩子消化不良与营养不足,出现贫血、易惊等症状,早期佝偻病的小孩也常睡觉易醒。 (4)环境因素:小孩在睡觉时,室内光线过强,家人在看电视及大声谈话说笑均会干扰幼儿的正常睡眠,易于惊醒;小儿夜间易踢被子,或被子盖得太厚太重,这都会造成孩子睡觉时过冷或过热,引起幼儿烦躁不安、手脚乱动,这亦是睡觉易醒的常见原因。 (5)兴奋过度:有的幼儿白天或睡前游戏玩耍过度,或听了、看了惊险故事、电视。常可造成幼儿入睡困难;即使睡着了,智力发育较好较快的孩子也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孩子常可在梦中惊醒。
小孩睡倒瞌睡怎么办?
在网上给你找的,希望有帮助
宝宝难以入睡,晚上醒来好多次,每天的睡觉成了家里的头等大问题,宝宝怎么就睡眠失调了呢?!
睡眠失调
婴儿睡眠失调,即包括难入睡、夜间多醒、夜间进食、睡眠周期提前和延迟(即睡得早、醒得早;睡得晚、醒得晚)等。睡眠失调和宝宝的生理、心理和气质特点有关,是自身的特点和外环境,如父母的育儿方式、周围环境扰乱的情况、食物过敏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睡眠时 婴幼儿不同阶段的平均睡眠时间
年龄 平均睡眠时间 新生儿 14-20个小时 1-3个月 15个小时 6个月 14个小时 6-12个月 12-14个小时
不同的婴儿睡眠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如果你的宝宝不能睡这么多时间,但是醒时精神很好,那也不用担心他睡眠不足,他困了自然会睡。有的父母则害怕宝宝睡眠过多,其实只要宝宝醒时反应灵敏,智力发育和同龄儿相近,没有异常行为表现,就不用担心。
全诊睡眠失调
入睡困难和夜间多醒
婴儿入睡慢,需要在父母的辅助下,经由20分钟左右的浅睡状态后才进入熟睡阶段。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宝宝看似睡着了,但是一放下来就会苏醒大哭。这是因为他还没有进入深度睡眠,还需要更多的哺乳、安抚、拍哄、轻摇等。
夜间,宝贝睡眠一个周期后,醒来是正常现象。如果没有饥饿或尿尿,一般稍微活动一下后,又转入下一个睡眠周期。但是,如果宝贝已经养成了被抱、拍、摇或含着乳头(奶嘴)才能入睡的习惯,夜间醒来后发现情况和当初入睡时不一样了,就哭闹直至满足要求,这种现象称为“伴睡条件”。
纠正方法:当宝宝开始哭时,可以先让他哭1—2分钟后,再给予安慰,但不要把宝宝抱起来或给他吃奶。如果再哭,可等待更长时间(2—5分钟)再给予安慰,这样重复多次。千万不要心疼,坚持下去,一般第三夜可以见效。宝宝会由大哭逐渐变为小声啜泣,随后停止哭泣,自己入睡。
夜间进食
3—4个月大的宝宝可以在白天多给一些积极的刺激,如说话、抚摸、玩耍,并逐渐停止夜间哺乳(包括人工喂养)。这样有助于培养宝宝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有的父母认为宝宝夜里哭闹一定是因为饥饿难忍,于是忙着喂奶,结果等宝宝再次入睡后,他的消化系统却不得不“加夜班”,引起排尿增多等情况,使得宝宝再次醒过来。
纠正方法:
1.让宝贝睡前吃饱些,如牛奶加些米粉类食品,使奶变得稠些而耐饿,并在睡前尽量让宝贝少喝水。
2.宝贝夜间醒后,直接喂水,不要担心宝宝会饿,他的主要能量消耗在白天。如果宝宝还是哭闹,可以喂少量奶。奶粉也要冲得比平时稀一点,慢慢的他就会延长连续睡眠的时间了,从而逐渐戒掉晚上的奶。
睡眠周期提前和延迟
大多数宝宝在晚8点到早7点之间睡眠。但有的宝贝傍晚就开始入睡,清晨则很早就醒来了,也有一些宝贝入睡时间和自然醒的时间均比正常晚。宝贝早睡早醒和晚睡晚醒,均和父母的入睡时间产生矛盾,使父母的睡眠时间减少。时间久了,父母会因此而感到很疲劳。
纠正方法:
1.逐渐延迟上床睡觉的时间。对于早睡早醒的宝宝,每天比前一天延迟10—15分钟上床,这样早晨的苏醒时间也会逐渐推迟。
2.逐渐提前入睡时间。对于晚睡晚醒的宝宝,每天比前一天提早10—15分钟叫醒宝宝,这样做可以把他的入睡时间逐渐提前,同时,要逐渐调整宝宝白天吃奶和小睡的时间。在晚上入睡前4小时内不要安排小睡,避免晚上入睡困难。
当然,宝宝睡眠失调的原因还包括尿片太湿或太紧,睡衣不舒服,室温过热,吃得过饱或饥饿感,疾病等。爸爸妈妈要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