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比较难治的心理疾病有哪些?

更新:2025-05-10 01:26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0

一、比较难治的心理疾病有哪些?

心理疾病一般是说人的精神活动不能正常地进行,发生了病理性障碍。心理疾病比较常见的症状有以下几种:

错觉

这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歪曲的感觉,就是把客观外界存在着的某种事物,感知为性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事物。错觉一旦产生, 病人自己不能察觉。不能认识,更不能加以纠正,而且严重影响病人的行为。例如, 病人会把碗里的白米饭看成是蛆,而大发雷霆;会把屋顶的小猫看成是猛虎,或者是天花板上的吊顶看成是巨蟒, 因而惊恐万状。

幻觉

这是一种没有现实刺激物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官,而出现的一种虚幻的感知和体验,就是外界环境并不存在某种事物,而主体却坚持认为感知该事物的存在,因而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虚假、空幻的感知觉。幻觉有幻听、幻视、幻味、幻嗅、幻触等。病人可能完全受幻觉所吸引,被幻觉命令所支配,出现种种反常的行动。例如,有的病人会听到声音,“命令”他烧掉自己的东西,或把钱扔掉,“威胁”要打死人,等等。病人在这种幻觉的影响下,真的会放火把自己的东西烧掉,把钱扔掉,会因受不了威胁而企图自杀等。

妄想

这是一种毫无事实根据但是病人却坚定不移的病态想法,它是一种歪曲的信念,错误的判断和推理 。像疑病妄想、关系妄想、钟情妄想、迫害妄想、嫉妒妄想等。病人对周围事物疑心重重,或者夸大自己的能力、地位和财产,尽管这种想法极端荒唐无稽,完全没有事实根据,但是病人却坚信不移。无论旁人怎样解释,甚至把无可辩驳的事实摆在他面前,也丝毫不能动摇或纠正他的错误信念和想法。例如有的病人坚信自己的身体已经患了某种不治之症,如脑子萎缩、心跳停止、肺或胃腐烂了等。虽然经过医生反复详细检查,证明这类疾病不存在,但是病人仍然坚信不移,而且整日心急如火,忧愁悲叹,自己认为已经没有希望再活下去了等等。

兴奋

这是指病人情绪激动,活动增多,烦躁不安,说话时喋喋不休,骚动不安,有时会冲动起来,出现伤人毁物的破坏性行为。

忧郁

这是指病人情绪低沉,精神沮丧,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丝毫不感兴趣。这样的病人有自责自罪的想法,悲观绝望,甚至会有自杀的念头和行为。

木僵

病人几乎静止不动,不说话也不动弹,不吃不喝,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整天僵坐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毫无反应,即使有人在他耳边敲锣打鼓,也无动于衷,就像“木头人”一样。

谵妄

这是急性脑损伤病人出现的症状,多因感染、中毒性疾病引起。病人神志不清,胡言乱语,躁动不安,不认识周围的人和物,经常出现恐怖的幻觉。例如有的病人的谵妄状态下,说他见到了已死去多年的人或见到凶恶的、面目狰狞的妖怪狰狞的妖怪,要把他抓走,因而大声哭喊,惊恐万状。

痴呆

这是慢性脑损伤的症状。病人的智力、记忆力明显减退,丧失正常的理解力、判断力和计算能力等。

二、为什么爱情是自私的

爱情是自私的。很多人相信这句话。因为爱情不能与别人分享、爱情不能让渡、不能施舍。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又是那么执着、自我、不考虑别人........

但哲学家叔本华的说法,爱情是大自然用来人的自私的。

人本来自私,只顾自己吃喝享受,但由于爱情 (或性) 诱惑,乃毅然担负起传宗接代的任务,并牺牲自己的享受,努力工作以便供给生活之资。以此男女劳碌一生,放弃了本来可以拥有的享受,而生儿育女、养育下一代,这都是大自然设下的“陷阱”,以爱情诱使人们为生殖子嗣、辛苦一生......云云。叔本华如是说。

叔本华为了不肯上大自然的当,终身未娶,也一直敌视到处谈恋爱的生母。但他一生的言论,以〈悲观哲学〉为世人所知,是否因未曾上当而快乐些,只好存疑。

话说回来,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追求所谓“爱情”的男女,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对象,赶快献殷勤、讨好、送礼物、约会、吃饭、出游、上床........似乎两人以外的世界都看不见或不重要了。谈恋爱者或觉得很有意思,旁观者见之,实所图甚小,所事平平而已。可能爱情了个体的自私,却造成了家庭的自私。

为此,柏拉图设计的“共和国”里,人们没有固定共居的配偶,而以群体的形式养育下一代;大概也认为家族自私破坏“共和国”的团结吧。如果生育下一代是任何族类所不能推托的责任,那么人类已“文明”到了这个程度,有无可以以较理性的方式生儿育女,而将激越的爱情留给较大的社会?这是有心人-包括哲学家-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有人说,人只要心中有情,则普天之下皆情人,何必汲汲于一个异性。说来是唱高调,但人类历史上,也并非没有钟情天下人的人。这种情操,大约也是文明的教育可能达成的。

世上歌颂爱情的言论、诗歌、小说很多;鼓励超越爱情的言论甚少。依愚见应平衡一下,以符多元思考的理念。

三、另眼相看是什么意思?

lìng另yǎn眼xiāng相kàn看

【释义】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用另一种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表示重视或歧视。

四、自恋是什么意思

自恋症按照精神分析的解释,起源于一种源于自卑感的压抑的防御心理,自我由于不能以正常方式满足成就动机,采取了封闭的过度关注自我的外在评价的种种虚幻形式,如名气、赞美、点击率,有时会把是否得到他人的关注视为行动的唯一理由。自恋者经常会没有理由的关注比自己名气大的人,暗地里形成一种和偶像结为一体的虚幻感,当这种感觉遭到否定(或者是追星行为遭到打击,或是偶像遭遇丑闻失去可攀附的理由)就会转为对偶像的极度仇恨乃至人身攻击。

当社会转向一个推崇个人成就感、吹捧“成功人士”的泛商品化的时代,自恋症可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把自爱混同于自恋的结果是,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名利场的厮混,成功与失败成了一个人唯一关注的东西。如果为了成功和所谓名气可以不择手段,只要争得眼球就行,甚至对罪恶滔天的恶行也会啧啧称许。

自恋者从来难以领会真实的不同意见,因为真实的批评作为不同的声音往往打破了自恋者的封闭圈子,让其意识到泡沫之外的社会世界作为自我的背景并不就是自我本身能够视而不见的影子,但自恋者宁愿不去正视这种不受限制的视域而和自己的影子搏斗,寻找曲解歪曲真实批评的借口。

一个社会陷入自恋文化就会是非颠倒,陷入普遍的失范状态,人与人也失去信任,法律成了黑吃黑的游戏规则,大乱将至也浑然不觉。个人的自恋则强化了压抑,剥夺了自我面对种种挑战的勇气,沉溺在自我陶醉自我吹捧的圈子里不思创新。

正常人都保持有一定程度的自恋与自爱,这样他们在待人接物、立身处世时就能做到自尊自爱,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指的就是他们的人生观。而过分的自恋会表现为自我关心、以自我为中心和过分的自夸与自尊,比如常常幻想自己了不起,有才学,线条好,容貌美,好象世界小组非她莫属;喜欢对镜自怜,喜欢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只喜欢阿谀奉承,听不得半点不同意见;只知以极端的眼光看待别人,毫不体谅和关心他人的劳苦与难处。心理学家把他们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些人在事业、爱情和一般人际关系上都处理不好,不合群,不近情理,事事处处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价值观往往与社会道德相悖。

朋友,,说白了其实自恋也有什么不好的,更多的是一种自信,只是自信的有点过了而以。

下一篇:跟父亲关系疏远怎么办? 上一篇:宝宝上火厉害,晨起有点咳嗽,有少许痰,白天晚上都不咳,眼屎很多,让他擤鼻子,有血丝,大便干,知道多喝水是好的,可是他平时在幼儿园,喝水得监督,老师不可能看着他一个人喝水,我应该让他吃点什么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