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位产妇肾虚该吃些什么?
请问各位产妇肾虚该吃些什么?
产后妇女由于大量失血,常造成气血两虚,而出现乳汁不足,大便秘结,血虚体弱,头晕,乏力,甚至产后腹痛,阴冷,性生活不直辖市等,影响正常生活,若能在饮食上采取对症进补,则可使产妇早日康复如初。
山楂煮粥:取山楂15克,大米60克,红糖10克。先将山楂加水煎煮取浓汁加入大米,红糖煮成粥食用。具有开胃消食,活血化瘀的功效,适宜于产后恶露不尽,腹部疼痛,食欲不振等病佳。
柏子仁粥:柏子15克,粳米50克,文火煮粥,食用前加蜂蜜15克,每日分二次服用,可安血养神。大便秘结,失眠多梦者适用。
鲫鱼烧通草:活鲫鱼一尾(100-120克),通草10克,将鲫鱼去鳞和内脏,洗净,同通草一齐加水煮至鲫鱼熟烂,吃鱼喝汤,可治疗产后缺少乳汁。
猪蹄葱白煮豆腐:猪蹄一只,葱白二节,豆腐60克,黄酒30毫升,将猪蹄洗净切开,与葱白,豆腐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30分钟,再倒入黄酒,加入量食盐,可下乳,或王不留行15克,猪蹄2只,同炖,饮汤食用,适用于乳房胀痛,肝郁气滞,乳汁不通者。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5克,生姜15克,羊肉250克,将羊肉切成小块,同当归,生姜放入瓷罐中,加水500毫升,用旺火炖至羊肉熟烂后食用,用于产妇分娩后,小腹持续疼痛。
龙眼肉煮粥:龙眼15克,红枣15克,粳米50-100克一起煮粥,加红糖少许调味,每日服二次,能安神养心,健脾补血,适用于产后贫血,心悸失眠,体质虚弱者。
何首乌煮粥:何首乌30克,红枣15枚,粳米50-100克,先将何首乌煎取浓汁去渣。粳米,红枣同入砂锅内,文火煮成粥,将稠时放入糖少许,溶解以后即可食用,每日服二次,能补气血,益肝肾,适用于产后血虚,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大便干结,头发稀疏。
黑木耳煮粥:黑木耳15克,红枣15枚,粳米50-100克,黑木耳用温水泡发洗净,三者一并煮熬成粥,放入冰糖或红糖。日服二次,能益心补血,适用于产后失血较多,头晕目眩,唇白甲淡,面色发白,脱发患者。
苏木益母草煲鸭蛋:苏木9克,益母草30克,青皮鸭蛋2个,将三味加水同煮,待鸭蛋煮熟后去壳再煮2-3分钟,喝汤吃蛋,用于产后腹痛等症。
产后月经不调如何治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量、色、质反生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失调出现的全身性病变,是女性中的一种多发病。 月经不调的发病原因是机体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肾气亏损,,六淫侵袭;七情太过,饮食不节,营养不良,房劳多产,太胖太瘦,跌扑损伤,机械刺激及全身性疾病等诸多因素使卵巢、体内激素调解功能紊乱,导致冲任空虚,血海不能按期满溢,行经规律失常而生病。 治疗月经不调重在调经以治本,准确诊断,因症而异,先病而经不调者,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因经不调而生病者,宜先调经,经调则病自愈。传统医学辨症施治,应用补肾扶脾,理气活血法使气血调和,阴生阳长,脾胃健,精血旺则流自畅。 产后耗气伤血,属于产后的气血亏虚,既然哺乳结束,就可以用中药调理,补气养血。月经不调被西医认为是内分泌失调。中医辨证可分为虚证和实证。 绝大多数的月经不调是由虚证导致的,其表现为经期不规律、有血块、量少、手脚凉,色淡量多、潮热汗出等。这都是典型的气血两虚、寒凝气滞。 平时多表现为面色萎黄或白,经期畏寒肢冷、喜温喜按,消化不良等。 1:处方:丹参20克,当归、党参、玫瑰花、女贞子、广木香各15克,赤芍、旱莲草、延胡、香附各10克,红花、核桃仁各9克,川军6克。 随症加减;经期错后腹痛加炒茴香10克,元桂6克。经期提前加益母草15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 疗效:服药5-7剂,有效率达98.7% 2:处方:红鸡冠花、白鸡冠花各9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月经来潮前6天,日服2次 疗效:用药6天见效 另外鹿胎是名贵动物药,是鹿的胎盘,补气养血温经散寒通络。保养子宫、恢复卵巢功能,避免了西药人工周期带来的副作用和雌激素产生的依赖性。对气血瘀滞及虚寒证引起的月经不调有非常好的对症调经效果。
野生山羊胎盘也很好,不过很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