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治脑萎缩最好的好药是什么?

更新:2025-07-02 06:26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0

一、治脑萎缩最好的好药是什么?

玉金方胶囊的功能主治是:补益元气,滋补肝肾,调气和血。主治因元气亏虚,肝肾不足所致的心悸、胸痹,用于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脂症、高血糖症及精力不足、老年斑、早衰症。

二、营养神经的药有哪些?

营养脑神经:奥拉希坦胶囊 神经节苷脂 弥可保;其它:维生素B1,B12,谷维素, 脑复康,肌氨肽苷,胞二磷胆碱

三、精神失常怎么治?

您的查询字词都已标明如下:精神失常 (点击查询词,可以跳到它在文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百度和网页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

抗精神失常药

新疆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编号: 16

课程名称 药理学 专业 临床 班级

主讲教师 胡坚 计划时数 2学时 专业层次 本科

专业技术职称 副教授 编写时间 2003.9

章节名称 第十六章 抗精神失常药 使用时间

教学目的

与要求

掌握吩噻嗪类代表药物氯丙嗪的作用、主要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并熟悉其作用机理。了解奋乃静、秦尔登、氟哌啶醇以及丙咪嗪、碳酸锂等药的作用特点。

重点与难点 1 脑内多巴胺(DA)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2. 精神分裂症DA神经系统功能过强学说3. 氯丙嗪受体阻断作用与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的关系分钟4.燥狂抑郁症的NA.5-HT紊乱学说5. 丙咪嗪、碳酸锂等药的作用特点

教学内容

更新情况

教学方法与组织安排 教学方法:采用CAI课件,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然后结合板书进行总结,名词术语用英文。

组织安排:

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安排:1. 脑内多巴胺(DA)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精神分裂症DA神经系统功能过强学说(10分钟)。

2. 氯丙嗪受体阻断作用与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的关系(50分钟)。

3. 燥狂抑郁症的NA.5-HT紊乱学说和丙咪嗪、碳酸锂等药的作用特点药理、临床应用(40分钟)。

教学手段 自制电子讲义与课件

基本教材和参考书 基本教材:医用药理学基础 第5版

参考书:药理学(7年制)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集体备课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详细介绍核心内容。

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名:

第十六章 抗精神失常药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吩噻嗪类代表药物氯丙嗪的作用、主要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并熟悉其作用机理。

2. 了解奋乃静、秦尔登、氟哌啶醇以及丙咪嗪、碳酸锂等药的作用特点。

重点难点:

1. 脑内多巴胺(DA)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

2. 精神分裂症DA神经系统功能过强学说

3. 氯丙嗪受体阻断作用与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的关系分钟

4. 燥狂抑郁症的NA、5-HT紊乱学说

5. 丙咪嗪、碳酸锂等药的作用特点

精神失常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在认知、情感、意识、行为等精神活动方面出现异常的一类疾病。

治疗精神失常的药物按临床用途分为:

1.抗精神分裂症药病药、

2.抗躁狂抗抑郁症药

3.抗焦虑药。

一、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rugs):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躁狂症。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吩噻嗪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及其他类。

(一)脑内多巴胺(DA)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

1. 调控锥体外系运动功能:黑质-纹状体DA通路

2. 与精神活动有关:中脑-大脑皮层和中脑-边缘系DA通路

3. 调控脑下垂体某些激素的分泌:结节-漏斗DA通路

4. 参与中枢性呕吐反应:延脑DA系统

(二)发病机制:脑内DA系统功能过强

氯丙嗪(Chlorpromazine,冬眠灵 Wintermin)

(一)、作用机制

1. 阻断DA受体;阻断脑内不同部位的DA受体,既可产生抗精神病或镇吐作用,也可产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2. 阻断α受体

3. 阻断M受体

(二)、药理作用

1.与阻断DA受体(D2)有关的作用

① 抗精神病作用 ②镇吐作用 ③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④对锥体外系的影响

2.与阻断α受体有关的作用

① 安定镇静作用 ②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3.与阻断M受体有关的作用: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4.其它:① 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③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三)、临床应用

1. 抗精神病作用 对以精神运动性兴奋和幻觉妄想(阳性症状)为主的Ⅰ型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对Ⅱ型精神分裂症(感情淡漠、思维贫乏等阴性症状为主)疗效差。亦用于治疗躁狂症。可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继续用药,可使病人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作用机制与阻断中脑-边缘叶及中脑-皮质通路中的多巴胺D2受体有关。

2. 镇吐作用 对多种疾病和药物引起的呕吐都有效,系阻断催吐化学感受区(CTZ)的D2受体所致。大剂量则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但对刺激前庭引起的呕吐无效,因而不能用于治疗晕动病。

3. 人工冬眠 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在物理降温配合下,可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用于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疗法。与度冷丁、异丙嗪合用

4. 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可增强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及乙醇的作用。

(四)、不良反应

氯丙嗪也可阻断脑内其他部位的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对植物神经系统的α受体和M受体亦有阻断作用,主要与引起某些不良反应有关。

1. 一般不良反应:①嗜睡、无力、淡漠(阻断DA受体)②口干、便秘和视力模糊(阻断M受体)③鼻塞、血压下降(阻断α受体)④乳房肿大、闭经(内分泌)

2. 锥体外系反应:是最常见的副作用,如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使纹状体中DA功能减弱,ACh的功能增强而引起锥体外系反应,有四种类型:

① 帕金森氏综合征(parkinsonism)、(中老年人多见)

② 静坐不能(akathisia),可减少用药量或用中枢性抗胆碱药缓解。(青年多见)

③ 急性肌张力障碍

④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可能与长期用药致使多巴胺受体上调有关,抗DA药可减轻此反应。

前三种反应可用安坦缓解,第四种反应抗胆碱药反可加重。

3. 过敏反应

4. 急性中毒;一次吞服超大剂量(1~2克)氯丙嗪,可发生急性中毒。应立即对症治疗。

其它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氟奋乃静、三氟拉嗪(吩噻嗪类)、泰尔登(硫杂蒽类)氟哌定醇(丁酰苯类)、五氟利多、舒必利、氯氮平、利培酮等。

小结:

1. 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边缘系统多巴胺能神经活动增强,可由D2样受体数目增加、D2样多巴胺敏感性增强、多巴胺过度产生或多巴胺消除减慢所致。

2. 经典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通过竞争性阻断多巴胺受体产生治疗作用,非典型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则阻断5-羟色胺受体。

3. 抗精神分裂症药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对其他一些精神病的躁狂征状

亦有疗效。

4. 抗精神分裂症药无根治疗效,但可在支持条件下保持患者正常功能。

二、抗躁狂抑郁症药

躁狂抑郁症是一种以情感活动异常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

病因:尚不明。现认为与脑内单胺类功能失衡有关。5-HT缺乏伴NA功能亢进表现为躁狂; 5-HT缺乏伴NA功能不足表现为抑郁。

抗躁狂症药(antimanic drugs)

碳酸锂

治疗量对正常人精神活动无影响,对躁狂症发作则有显著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脑内NA、DA释放,促进它们的摄取,使突触间隙递质浓度降低(与抑制IP3的脱磷酸化,使PIP2减少有关)。不良反应较多,血浓>2mmol/L引起中毒。

抗抑郁症药(antidepressants)

常用三环类药物,米帕明是主要代表。

米帕明(imipramine)

(一)、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CNS:对正常人产生困倦、思维能力降低等抑制作用,但对抑郁症者则引起情绪高涨、精神振奋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元对NA和5-HT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递质浓度升高,促进突触传递功能有关。主要用于各型抑郁症的治疗。

抗胆碱作用:阻断M受体

心血管系统: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可能与抑制心肌中NA的再摄取有关。

(二)、不良反应:阿托品样作用,禁用于前列腺肥大和青光眼。体位性低血压及心动过速。

氟伏沙明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对其他递质与受体作用甚微,保留了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似的疗效,克服了诸多不良反应。

马普替林 选择性NA再摄取抑制剂,对5-HT几乎没有影响。

吗氯贝胺 选择性MAO-A抑制剂,可减少5-HT、NA代谢。

三、 抗焦虑药

常用苯二氮卓类。

丁螺环酮 为选择性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减少5-HT释放,降低5-HT神经功能而治疗焦虑症。不良反应少,无明显药物依赖性。

小结:

1. 所有临床应用的抗抑郁药均直接或间接增强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或5-羟色胺小在脑内的功能。

2. 三环类和多环类抗抑郁药都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或5-羟色胺的再吸收,增强相关神经功能。它们均有类似的治疗效应,药物的选择取决于对不良反应的耐受性和药物作用时间的长短。

3.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新一代抗抑郁药,和三环类药物相比,其抗

胆碱作用较轻,心脏毒性较小。

思考题:

1. 简述氯丙嗪对受体的影响及其与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

2. 氯丙嗪有哪些不良反应?有何处理对策?

3.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氯丙嗪有哪些不同?

4. 三环类抗抑郁药的药理作用及应用注意问题。

参考资料:

1.医用药理学基础 林志彬 金有豫

2.药理学 向继洲

3.金国章等 抗精神病药物的新概念 药理学进展(2000)1~9. 科学出版社Basic and clinicle pharmacology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下一篇:美尔式综合症是什么引起的 上一篇:为什么民间传说、俗语会说猫有九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