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怎样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更新:2025-07-08 05:27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0

一、怎样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1、《装在口袋里的爸爸》 杨鹏

2、《大林和小林》 张天翼

3、《麻雀不唱》 常新港

4、《土土的故事》任溶溶

5、《鼹鼠的月亮河》王一梅

6、《蟋蟀也吃兴奋剂》张之路

7、《蓝鲸的眼睛》 赵冰波

8、《小巴掌童话》张秋生

9、《管家琪幽默童话》系列 管家琪

10、《皮皮鲁传》《鲁西西传》郑渊洁

11、《幽默三国》 周锐

12、《魔法学校》(系列) 葛竞

13、《李大米和他的影子》 张之路

14、 《五?三班的坏小子》 杨红樱

15、《爷爷铁床下的密室》车培晶

16、《肚皮上的塞子》周锐

17、《三个小宠物》 肖定丽

18、《小老虎历险记》 汤素兰

19、《塌鼻子警察》庄大伟

20、《绿刺猬》彭懿

21、《阿笨猫全传》 冰波

22、《嘭嘭嘭》 童喜喜

23、《出窍》周锐

24、《西游记》 吴承恩

25、《水浒传》 施耐庵

(外国部分25种 )

26、《苦儿流浪记》 (法国) 埃克多?马洛

27、《蓝色海豚岛》(美国) 斯?奥台尔

28、《时代广场的蟋蟀》 ( 美国) 乔治?塞尔登

29、《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 (英国) 特拉弗斯

30、《鲁滨孙飘流记》 ( 英国) 笛福

31、《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法国) 于尔克?舒比格

32、《柳树间的风》 ( 英国 ) 格雷厄姆

33、《水孩子》 ( 英国 ) 查?金斯莱

34、《杜利特医生故事全集》(套)(美)休?洛夫廷

35、《哈里波特与魔法石》(英)J?K?罗琳

36、《夏洛的网》(美国)怀特

37、《长袜子皮皮》 ( 瑞典) 林格伦

38、《格列佛游记》 ( 英国 ) 斯威夫特

39、《爱的教育》(意大利) 阿米琪斯

40、《草原上的小木屋》 (美国) 罗兰?英格斯?怀德

41、《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加拿大) 西顿

42、《女巫》(英国)罗尔德?达尔

43、《鸟雀街上的孤岛》(以色列)尤里?奥莱夫

44、《豪夫童话》 ( 德国) 豪夫

45、《丛林之书》(英国 ) 吉卜林

46、《椋鸠十动物小说系列》(套)(日本) 椋鸠十

47、《窗边的小豆豆》 (日本) 黑柳彻子

48、《彼得?潘》 (英国 ) 詹姆斯?贝洛著

49、《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国) 马克?吐温

50、《魔法师的帽子》 (芬兰) 托芙?扬松

最好看杨红樱的笑猫日记 伍美珍的书(讲学校的生活)

二、童话和寓言故事的区别是什么?

从概念上看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从篇幅上看童话,故事完整,篇幅较长,情节神奇曲折。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如《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童话的解释是:儿童文学体裁之一,经过想象、幻想和夸张等编写而成适于儿童看的故事。

寓言就是含有劝喻和讽刺意味的故事。寓,就是寄托,即借助于某种故事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童话的对象特指儿童,寓言的对象却不限于儿童,其中有不少是为成人借鉴的。

三、如何有效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提前读写的教学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识字是小学生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前提条件,只重视识字的数量,而忽视以上所列儿童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相当错误的教学观。儿童识字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儿童能否熟练运用汉语拼音,准确读出字音;能否运用字的各种结构规律,分析、记忆字型以及是否掌握多音字据词定音的方法等方面。众所周知,汉字本身较为形象,其中又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真是纷繁复杂。而由于年龄的关系,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较差,对事物关注的时间更为短暂,学习过程中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而有意注意占劣势。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整节课教学生字,往往是教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觉得无味。只有着眼于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用的技能、技巧,最后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利用多媒体的直观进行识字教学,分析结构,比较笔画,用色彩、闪烁、字的放大、缩小等手段来化难为易,能使学生快速牢固的掌握。《课标》要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真观察每一种笔画,了解笔画的特点并记住名称,知道每个字的笔画组成,为今后识记字形,特别是识记独体字的字形打基础。 多媒体识字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像,他们看着画面,听着教师的点拨,对字义就能意会,无需教师多讲解。例如教“闪”,屏幕上出现扇门,一个人迅速从门里闪过。反复几次后,屏幕打出“门+人=闪”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字的意思。而且知道它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意思。又如:教学“山”“田”“木”“目”这些象形字时先用课件出示这些字相应的具体图片,再由具体图片逐渐变化为方块字,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掌握象形字的形、义、音,又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还可以把合体字分成部件,用不同颜色对比显示。如:稍、情、棒、珠等合体字,部首是红的、偏旁是黑色,这样的色彩鲜明对比,会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感知偏旁部首的概念,学习利用部件识记合体字;还可以利用动画,让笔画一笔一笔地飞入田字格,这样学生记住了笔顺笔画,书写起来更容易、更规范,汉字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直接,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学习部首相同的字时,可以用动画换偏旁,变出新的汉字,把识字这种抽象思维的过程变得比较直观易懂,降低了学习汉字的难度。学生的兴趣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以往的阅读大部分都是文本阅读,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超文本阅读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学习之中。它可以运用图形、图像、声音、视频、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给予人们直观、立体的感受,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速读、略读水平的发展。如:在教学《春笋》一课时,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让他们上网收集和“春笋”有关的诗歌、散文、故事、童话等等。在完成教学后,让他们互相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互相阅读,增强了学生的阅读量。学生的只有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文本、超文本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真正领略读书的乐趣,从而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显示了其无比的优越性,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有着神奇而独特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要灵活、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精彩。 中年级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狭小,不可能达到见多识广的地步,再加上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所写的作文干枯无味,似乎在记流水账。在教学中,只有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才能迅速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走出校门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不现实的。多媒体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图象直观、色彩鲜明、音响逼真、动静结合的特点和优势。将信息技术或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运用于作文教学中,有效的解决了学生“无米下炊”的难题。教师可在课前收集、整理与本节作文训练主旨有关的文字、图象、声音等相关的资料,将枯燥的材料、题目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库”。

下一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小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小汽车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型(如图所示),当 上一篇:心理素质差该怎么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