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脑梗塞最佳治疗方法

更新:2025-07-11 11:10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0

一、脑梗塞最佳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主要是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改善脑部血循环 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以图缩小梗塞面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维脑路通、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等药,每日1~2次,静滴液量250~500毫升,连用7~10天。有头痛、恶心、呕吐或意识障碍者,可用20%甘露醇脱水治疗,每日2次,每次250毫升。

溶血栓疗法 常用尿激酶、链激酶溶解血栓。用国产尿激酶2万~5万单位加入0.56摩尔/升10%葡萄糖液中静滴,每日1次,每疗程10天。也有人采用尿激酶颈动脉给药治疗脑梗塞,一般在发病24小时之内应用,由于采用颈动脉穿刺注药,难度较大,必须在医院应用。溶栓治疗应早期应用的原因,是由于血栓形成的第1天内,富含水分,易溶解,这样见效快,疗程短,但要密切观察病情,以免引起脑出血的严重后果。

高压氧治疗 经实践证明对治疗脑梗塞效果很好,可以大大降低脑梗塞的病残率。宜于早期应用,每日一次,10次为1疗程,每次吸氧时间90~110分钟,必须在密闭加压舱进行

二、神经末梢炎怎么治疗

末梢神经炎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末梢神经损害的总称,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故亦称多发性神经炎或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治疗:1、应以预防为主,如加强劳动保护,预防金属和农药中毒,尽量少用呋喃类药物(如需要服用时,可同时加服维生素B族药物)等。2、如发现有神经症状和体征时,应尽快解除病因,改善神经营养功能,并增强体质。如重金属所致者,可使用解毒剂,如二巯基丁二酸钠;营养代谢障碍所致者,应寻找营养障碍原因并予以相应处理;由糖尿病引起者应同时治疗糖尿病。药物治疗可使用神经营养代谢药和血管扩张药以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

三、癫痫治疗的标准是什么?

癫痫治疗标准是:

1、显效:用药后,癫痫发作控制,或发作次数在相同周期内较治疗前减少75%以上,发作时症状和持续时间均明显减轻和缩短,脑电图改善。

2、有效:用药后,癫痫发作次数在相同周期内较治疗前减少50%~75%,发作症状和持续时间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和缩短,脑电图略有改善。

3、效差:用药后,癫痫发作次数在相同周期内较治疗前减少不足50%,发作症状和时间无明显改善,脑电图无变化。

4、无效:用药后,癫痫发作的次数、临床症状等均无变化,甚至趋向严重。

目前癫痫病的一般治疗方法有:

    1.一般药物治疗,这种药物就是西药治疗,药物剂量从常用量低限开始逐步增加,一般不随意更换、间断、停止用药,所以对药物有依赖性,甚至加重病情,病情有过敏反应及副作用。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可能出现对麻醉药品的过敏反应、术后出血、脑肿、伤口感染和神经功能障碍等风险,所以一般不考虑手术治疗。

    3.中药治疗,中药药材纯天然,无副作用,对无危害。比如陈天伦中医诊所的“安神镇痫方”就是采取纯天然珍贵药材:琥珀、天麻、川穹、防风、龙骨。这些药材对身体均无副作用。“安神镇痫方”的药材全部来自苗岭深山,天然珍贵,药力强劲。是水煎方剂型,口服用药使药力起效迅速,治疗彻底。属于中药,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另外,癫痫病人平时应注意的事项:

    (1)不能骤减或停服药物,以免引起癫痫持续发作。

(2)克服自卑感及恐惧心理,避免疲劳、紧张等诸因素刺激。

(3)加强体质锻炼,起居有规律,忌烟、酒、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4)不要开车、游泳、夜间独自外出等,如有发作预兆,应立即卧倒,避免跌伤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四、帕金森综合症怎么治疗

帕金森病出现症状首先选择的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一种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的一类药物,其分子结构可能部分与多巴胺相似。最初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作为左旋多巴的辅助用药用于晚期出现运动并发症的患者,其优点在于: 1.直接作用于受体。 2.循环中的血浆氨基酸不与激动剂竞争性吸收,及转运到脑内。 3.已上市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半衰期长,提供持续性刺激。 4.不进行氧化代谢,不产生自由基。 因此,目前推荐在帕金森病患者需进行症状治疗时首先选择激动剂。 目前我国市场上常用的激动剂有三种:溴隐亭、培高利特(协良行)和泰舒达。 溴隐亭是第一个多巴胺激动剂,是麦角衍生物。它作用于D2受体,对D1受体也有微弱作用。临床研究显示,作为左旋多巴辅助用药可以改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减少异动症和运动波动。另一项研究显示,溴隐亭等药治疗在最初6个月内疗效与左旋多巴相当,此后疗效低于左旋多巴。 培高利特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项研究显示:培高利特组治疗一年后运动波动的发生率为6.1%,3年后为16.3%;而左旋多巴组治疗一年后为18.5%,3年后为32.9%。 另一种非麦角类激动剂罗匹尼罗用于起始治疗者,不管是否加用左旋多巴,异动症的发生率(20%)明显低于左旋多巴(45%)起始治疗者。 普拉克索是另一种非麦角类D2和D3受体激动剂。一项双盲随机对照研究(2年)显示,试验终点时运动波动发生率普拉克索组28%,左旋多巴组为51%;异动症发生率普拉克索组10%,左旋多巴组31%。此药目前正在我国进行III期临床试验。 多巴胺激动剂减少并发症的机制可能是长效的激动剂提供了持续的多巴胺能刺激。 多巴胺激动剂可能还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一些实验室研究证明,与左旋多巴相比,溴隐亭和罗匹尼罗明显降低MPTP处理的猴模型异动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能保护培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避免左旋多巴和6-OHDA的毒性作用,罗匹尼罗能保护黑质神经元增加SOD转基因鼠的存活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 激动剂的使用减少了左旋多巴用量,使左旋多巴介导的氧化代谢产物减少到最小程度。 刺激D2自身受体,减少了多巴胺合成和代谢。 抗毒性作用和自由基清除作用。 提供了受体介导的抗凋亡作用。 恢复纹状体多巴胺能能力,减少丘脑底核的谷氨酸的过度活动及其兴奋性毒性。 多巴胺激动剂用药方法也从小剂量开始逐渐确定到适宜剂量,以避免各种近期不良反应。 沈阳虹桥医院帕金森科祝您健康

下一篇:危机状态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上一篇:什么叫“BMP”图片,什么叫“GIF”图片,怎么把“BMP”图转为“GIF”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