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中医养生 >

如何判断自己属于什么体质?

更新:2025-07-12 05:11编辑:bebe归类:中医养生人气:0

一、如何判断自己属于什么体质?

每个人的体质各有不同,但可以通过一些中医的方法进行分类。以下是根据中医理论总结的几种常见体质类型及其特点:

1. 正常体质:皮肤光润,嘴唇红润,精力充沛,饮食和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脉象和缓。这种体质患病较少,抵抗力较强,能耐受寒热,不需要特别进补,适宜食用平补之品。

2. 阴寒体质:属于寒性体质,常感四肢冰凉,无汗,喜暖怕寒,常腹痛腹泻,关节酸痛,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质淡,舌苔白,脉象紧或沉迟。这种体质容易感受寒邪,怕阴冷潮湿的气候,适宜食用温热食物,如羊肉、生姜、桂皮等。

3. 阳虚体质:属于虚寒体质,常感四肢不温,怕冷喜暖,精神疲惫,喜食热食,睡眠较多,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体胖嫩,有齿痕,舌苔润,脉沉迟而弱。这种体质容易从寒化病,如痰饮、肿胀、泄泻、阳痿等,易感寒邪,容易被湿困,耐夏不耐冬,适宜食用温阳补虚之品。

4. 阴虚体质:属于虚热体质,形体消瘦,心烦颧红,手足心热,尤其午后更甚,口干咽燥,目干涩,眩晕耳鸣,睡眠质量差,大便干燥,舌质红,舌苔少而干,脉细数。这种体质容易患阴亏燥热的病变,耐冬不耐夏,适宜食用养阴补虚之品,如百合、枸杞、麦冬、海参、西洋参等。

5. 阳热体质:属于实热类型,面色红赤,怕热喜冷,烦渴多汗,喜冷食,得病易发高热,小便黄,大便干燥,舌质红,舌苔黄,脉象数有力。这种体质容易从热化病,如疮疡,耐冬不耐夏,适宜食用苦味清热的食物或饮料,如苦瓜、苦丁茶、莲子心等。

6. 气虚体质:属于虚的体质,面色苍白无华,气短懒言,易出汗,食欲不振,容易疲乏,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脉象虚缓。这种体质容易感冒,病后迁延不愈,内脏容易下垂,不耐风邪、寒邪、暑邪,适宜食用山药、莲子或太子参、黄芪、黄精等。

7. 血虚体质:面色萎黄或淡白,唇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肢体麻木,舌质淡,脉象弱。这种体质适宜补气生血,可用当归、熟地、龙眼肉等。

8. 瘀血体质:面色晦暗,口唇暗淡或紫,眼眶黯黑,肌肤甲错,或生症瘕,刺痛,痛处固定不移,舌体黯紫有瘀点,脉细涩或脉率不齐。这种体质容易患出血、症瘕、中风、胸痹等病,适宜活血化瘀,可用山查、桃仁等。

9. 痰湿体质:体型偏胖,面部油脂较多,多汗且粘,眼胞微浮,胸闷脘痞,身重发沉,困倦,喜食肥甘粘腻之物,大便稀溏,舌质胖大多齿痕,舌苔白腻,脉象濡滑。这种体质容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对湿环境及梅雨季节的适应能力较差,适宜祛湿化痰,可用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荷叶、荷梗等。

10. 湿热体质:面色油腻,易生痤疮粉刺,身重困倦,大便粘滞不爽,男阴囊潮湿,女黄带臭秽,舌质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这种体质容易患痤疮、黄疸、淋症、火热等病,对气温偏高、湿热交蒸气候难以适应,食疗同痰湿体质,忌辛辣刺激食品。

11. 气郁体质:神情郁闷,胸胁胀满,走窜疼痛,善太息、嗳气呃逆,咽有异物感,或乳房胀痛,痛经。这种体质容易患郁症、脏躁、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症,对精神刺激的适应能力较差,应调节心态,适宜食用行气之品,如玫瑰花、佛手、萝卜等顺气之品,不宜进补。

二、中医常见的体质有几种

中医理论中,根据临床表现、脉象和舌象,通常辨别出以下八种主要体质类型:阴虚、阳虚、气虚、血虚、阳盛、血瘀、痰湿和气郁。针对这些体质,有相应的养生方法:

1. 阴虚体质养生法

- 体质特点:身体消瘦、面色偏红、口干舌燥、心烦、手心脚心发热、睡眠不佳、大便干燥、小便黄色、不耐夏热、喜欢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疾病时,上述症状加重,可能伴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肺阴虚)、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阴虚)、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肾阴虚)、胁痛、视物模糊(肝阴虚)。

- 养生原则:滋阴清热,滋养肝肾。阴虚体质的关键在于补充阴液。

- 养生方法:保持精神平静,避免情绪波动;适宜生活在凉爽的环境中,夏季注意防晒;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和油腻食物;节制性生活,避免过度劳累。

2. 阳虚体质养生法

- 体质特点:身体白胖或面色苍白无华、平素怕冷、喜欢温暖、四肢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薄、唇色淡、常自汗、脉沉弱、舌淡胖。疾病时易出现寒性症状,如畏寒蜷卧、四肢冰冷、腹痛喜温、身体浮肿、小便不利、腰脊冷痛、大便稀溏、阳痿滑精、宫寒不孕、胸背疼痛、咳喘心悸、夜尿频繁。

- 养生原则:温阳散寒,温补脾肾。阳虚体质的关键在于补充阳气。

- 养生方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恐惧和悲哀;适宜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冬季要注意保暖;饮食以温补为主,适量摄入辛辣和温性食物;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以上养生方法旨在调和阴阳,平衡体内环境,从而改善体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三、亏气胖亏血瘦,那亏气又亏血会怎么样?

1、心慌气短。气血不足往往与心脏供血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女性朋友出现气血亏虚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可能会影响到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心神失养,容易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一些症状表现。

2、头晕耳鸣。气血发生以后,女性朋友还可能会引起头晕耳鸣等一些症状,中医理论认为,大脑的功能往往需需依赖气血的充养,并且精血和精气之间可以还能够互生互化。所以当气血亏虚以后,就会使大脑血流量供应不足,出现头晕耳鸣的症状,有时候还会出现精神萎靡、失眠健忘的现象。

3、月经不调。气血不足往往会使女性朋友出现月经不调的现象,导致女性朋友出现月经量减少、经血色淡,甚至是闭经等症状,气血不足容易导致女性朋友出现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女人早衰,提前步入更年期。

4,脾胃疾病。气血亏虚很有可能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所引起的,脾胃的消化功能减弱往往就会使患者朋友的食量减少,导致人体内的营养大量缺乏,从而影响气血的来源。因此,气血不足很有可能患有脾胃疾病。由于肝脏具有肝有造血、储血的功能,女性朋友如果气血不足,往往说明肝功能出现异常。

中药补气之法:

人参。人参具有补气的功效,可以改善女人气血虚弱。

茯苓。茯苓利湿退肿,具有增强免疫抗癌养神的作用。

黄芪。黄芪具有增强人体抵抗力,补充雌激素的功效。

山药。山药具有健脾补肾,降血糖的功效。

PS:中药并非普通食材,即使进补也要依照个人体质和药材功效酌情而定。一些身体健康,火力旺盛的女性朋友并不适合经常服用药膳;反倒是身体素质较弱、经常生病的女性应该不时的吃一些补气的中药,借以增强身体素质。总之,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食用中药材。

膳食补气之法:

①补气食品:

粳米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

牛肉性平,味甘,有益气血、补脾胃、强筋骨的作用。

鸡肉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精、养血的功效。

大枣性温,味甘,为常食之物,它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病人。

气虚者还宜食用糯米、粟米、玉米、青稞、番薯、南瓜、白扁豆、黄豆、牛肚、乌骨鸡、鹅肉、兔肉、鹌鹑、青鱼、鱿鱼、章鱼、熟菱、海松子、胡萝卜、豆腐、豆浆、马铃薯、香蕈、草菇、平菇、蜂王浆、红糖、白木耳、白术、甘草等。

②补气膳食:山药百合莲子汤;参药煨乳鸽;五香牛肉;花生大枣烧猪蹄。

二、血虚

中药补血之法:

对于血虚,可以选用当归、白芍、熟地、阿胶、何首乌、龙眼、紫河车等中药治疗;由于气虚常伴随血虚存在,所以,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补气的药,如黄芪、党参、甘草等,能够增强补血的效果。

常用的补血中成药有当归补血膏、桑葚蜜膏、阿胶补血膏、健血冲剂、延年益寿精、养血生发胶囊、归芍地黄丸等。

膳食补血之法:

①补益食品:

龙眼肉。具有补气血、益智宁心、安神、安胎的功效,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心悸、眩晕、血虚萎黄、自汗盗汗等。

猪肝。有补肝、明目、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虚弱、面色萎黄、心悸眩晕者。

樱桃。水果中,樱桃含铁量最高,常食樱桃可补充体内对铁元素的需求,促进血红蛋白再生,既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又可改善皮肤代谢,起到补血美容的作用。

胡萝卜。主下气、调补中焦、安五脏、助消化,所含胡萝卜素、维生素对补血有益。

鲤鱼。鲤鱼含胱氨酸、组氨酸、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并含蛋白质、铁及多种维生素,适合孕妇及产后血虚者食用。

②补益膳食:当归熟地乌骨鸡;山药牛腩煲;怀菊带鱼;玫瑰怀菊露。

三、HOLD住气血的其它方法

日常生活中,除了药食同补之外,还有很多方法调理身体,补气养血,比如以下几个方法,你也不妨尝试一下:

1.运动改变气色

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充足的运动能够让我们的身体更加活跃,气血也更加活络。平时可以选择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户外做做运动、打打球、跑跑步等等,对于养出好气色都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传统中医有“久视伤血”之说,提醒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应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过度用眼而耗伤身体的气血。

2.经络疗法

经常做头部、面部、脚部保健按摩消散淤血,并坚持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重要穴位,对延缓衰老也有非常好的作用。

3.生活习惯

也就是什么时候补气血效果好?

①辰时吃早餐。辰时是上午7:00至9:00,此时胃经值班,一定别让它闲着。您的胃已经等了整整一个晚上,所以,每天一定要早起吃早餐,而且要多吃一些、吃好一些,并且也不会发胖。每天此时调理胃经最好,以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早餐一定要吃哦!

②巳时理脾经。巳时是上午9:00至11:00,此时脾经值班,是脾脏最活跃的时间。办公室一族也宜起身活动一下,给自己倒杯水慢慢饮用,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坐位时两腿并拢,用力挤压腿内侧脾经,活动大足趾。

亏气亏血,中医上是气血两虚。其临床表现可见精神萎靡、气短、乏力、面色苍白、口唇淡白舌质淡、脉细等症状。亏气亏血治疗,以补益气血为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八珍丸或八珍益母丸或者乌鸡白凤丸等,补益气血的药物治疗。平时患者可以多吃蔬菜类饮食,并喝红枣水、红糖水,有利于气血不足的症状恢复。平时患者需要每天锻炼,提高免疫力,也有利于气血不足的恢复。

亏气亏血的患者临床会出现面色萎黄、没有光泽、神气倦怠、四肢无力、没精神、爱睡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慌气短、爱出汗等一些症状,

所谓的亏气亏血兽并不是绝对的气血,两亏的人大多是身体比较虚弱,动一动就气喘吁吁的,而且面色不好。大多都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出现过敏的症状。

下一篇:气滞血凝型痛经怎么治疗 上一篇:大夫说我是脾虚、中气不足,是属于哪种脾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