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需要注意些什么?
胆结石患者需要注意什么,我们从运动、饮食、起息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加强运动锻炼。肥胖是诱发胆结石的其中一个原因。每天坚持一定量的运动锻炼,不仅能够控制体重、强身健体、健身塑形,还能够解除疲乏、焕发精神。跑步、散步、游泳、打羽毛球、打网球等运动,对于排出部分小结石有一定的帮助 ,是胆结石患者不错的运动选择。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运动讲究适度和规律,患者要避免运动过度、运动时长太长导致过分劳累。
第二,治疗胆结石,饮食上不得不讲究。
这里有3点饮食上的建议:
1、胆结石患者要避免饱食、积食,饱食积食则容易伤食伤胃,也会导致肥胖、体重失控。
2、胆结石患者要少吃肉类、虾蟹海鲜类、动物内脏、甜点等油腻食物。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是引发胆结石的其中一个原因。
3、胆结石患者要少喝酒。酒精伤肝、伤脾、伤胃又伤胆。不必说胆结石患者。一般健康认识都要注意饮酒适度。
第三,早睡早起多休息,养成并坚持规律作息很重要。根据调查显示,经常熬夜的人精神压力往往比较大,精神状态差。经常熬夜休息不足的人,也会影响自身身体各个器官的修缮和排毒。而早睡早起的人由于休息好,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无论是反应能力还是行动力都会更加敏捷活跃。要求胆结石患者的目的和意义也正是基于此。
喜欢这个回答,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收获更多靠谱的肝胆相关知识,关注【肝胆外科医生刘波】
(1)胆结石病人饮食:
知道自己患上了胆结石,我们要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让胆结石对自己的危害降了最低,具体要注意以下方面:根据结石成分分析,调整饮食结构与控制成石因素。不管是胆囊结石,还是肝内胆管结石或肝外胆管结石,饮食在胆结石成石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发现胆结石后,通过对不同患者结石成分分析与成石因素调查,尽可能通过饮食调整与成石因素控制,来控制结石病进展,减少胆石病发作或让胆结石消失。据本人20年随访观察病人发现,改变饮食结构与成石因素控制,对结石病人术后防止复发,疗效明显。
避免胆结石病发作,要注意以下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进食油腻难消化食物,养成定时进食的习惯。
适度运动或劳动,增强自身体质。
避免饮酒、抽烟。
分清楚是什么部位的胆结石?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一、如果是胆囊结石
1、有症状和(或)并发症的胆囊结石,首选胆囊切除术。
2、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则不作预防性胆囊切除术,可观察与随访,要做好半年一次的定期随访工作中,注意以下观察内容:
胆囊结石的成分如何?胆囊功能如何?胆囊壁有多厚?胆囊结石数量有多少?最大结石有多大?有没有合并有胆囊息肉?如有,有多大?胆囊壁是否有钙化情况?这五点评估,是我们未来长期随访观察的根据,也是我们保胆的基础。随访过程可通过结石成分分析结果,调整饮食,看能否让结石自动消失。如随访工作如发现以下情况,要及时手术:
结石数量多及结石直径≥2-3cm;伴有胆囊息肉≥1cm;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胆囊壁增厚(>3mm)即伴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有压迫十二指肠或结肠的迹象。二、如果是肝外胆管结石
则以手术为主,具体术式由专科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原则是术中取尽结石、解除胆道梗阻,术后保持胆汁引流通畅。
做完手术后,要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然后调整饮食结构,避免结石复发。坚持每年定期复查,观察有无结石复发。有复发及时处理;无复发则继续随访观察。
三、如果是肝内胆管结石
1、无症状的肝内胆管结石,可不治疗,仅定期观察与随访。随访观察中根据结石成分分析,加以饮食调整,看是否能让结石变小或消失,观察还要注意以下方面:
肝叶是否有萎缩。结石是否有增多。胆管是否有异常增厚表现。肝脏是否有硬化表现。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如出现上述情况,则可考虑手术治疗。如无特殊变化,则继续随访观察。
2、有症状的肝内胆管结石,则可采取手术治疗,具体术式由专科医生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理术式。原则为取尽结石、解除胆道狭窄及梗阻、去除结石部位和感染灶、恢复和建立通畅的胆汁引流。术后调整饮食结构,防止结石复发。
总之,发现胆结石,要注意根据结石成分分析,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胆结石病发作危害身体;分清楚是什么部位的胆结石?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