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的治疗
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患者入院后,即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7天送检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
发热期患者必须卧床休息,退热后2~3天可在床上稍坐,退热后2周可轻度活动。应给予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包括足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以补充发热期的消耗,促进恢复,发热期间宜用流质或细软无渣饮食,少量多餐。退热后,食欲增加后,可逐渐进稀饭,软饭,忌吃坚硬多渣食物,以免诱发肠出血和肠穿孔,一般退热后2周才恢复正常饮食。应鼓励患者多进水分,每日约2000~3000ml(包括饮食在内),以利毒素排泄。如因病重不能进食者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伤寒病有哪些表现?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症状包括:持续发热,甚至高烧,精神食欲不振,腹痛和不适,冷漠,反应缓慢,严重时昏迷,脉搏比平时慢,在发病后第二周,部分患者皮肤上成批出现红色丘疹(玫瑰疹)。严重伤寒可在病程的2至3周内引起并发症,如肠出血、黑血甚至休克。肠穿孔、腹痛,特别是右下腹、心肌炎、肝炎等。疾病持续了大约一个月。
《伤寒论》禁忌症多吗?
您好,谢谢邀请,我是学西医,临床医学的,对中医知道很少。
中医用药,地方差异,季节时令都须审之,法中有法,重在辨证论治!《伤寒论》禁忌多少?本人简单谈点看法。主要以“忌大汗为主,大汗后引起虚脱症为数不少。所以:病合和解忌大汗。有云:病合和解脉中见,盖缘所感有深浅,麻黄桂枝大青龙,此是病深正发汗。有合和解和其表,白虎柴桂青龙小,桂二越一小柴胡,桂麻各半俱可疗。有正发汗,汤剂如麻黄汤,桂枝汤,大青龙汤。有和解其表,如小青龙汤,桂枝麻黄各半汤,白虎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之类。有日:后人不晓大汗之,纵或生全气血耗,百病从之人益羸,盖药杀之非命天!从以上看来大汗的危害之大也!
得了伤寒吃什么药好?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感染。伤寒的治疗,首先要对症治疗。高热患者可进行物理降温,便秘时可给予生理盐水和低压灌肠。如伴有腹泻可口服小檗碱。可选择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进行病原体治疗,也可选择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等第三种头孢菌素类药物。
伤寒与感冒的症状有何区别?
伤寒与感冒症状区别1、伤寒是一种传染性的肠道传染病,是有伤寒和副伤寒杆菌感染导致,而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数为病毒感染,也有一部分为细菌感染。
2、早期两者症状可能相似,因为伤寒早期表现高烧,可以没有其他消化道症状,可能有点感冒样症状,感冒有时也表现高烧伴有咳嗽流涕症状。
3、伤寒体征不典型,个别肝脾肿大,感冒除了咽红,也不一定有其他体征。
4、伤寒白细胞正常或者下降,感冒与伤寒的血象也有点类似。
5、伤寒往往持续反复高烧一个星期以上,而感冒往往在一个星期内就体温下降。
6、伤寒需要抗生素治疗,最好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进行大便培养或者血培养。感冒往往无需特别化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一般对症治疗。
7、伤寒可能有肝功能异常,肠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而感冒一般没有并发症,但是个别宝宝可能出现中耳炎,鼻窦炎,心肌炎并发症。
8、伤寒需要及时隔离,隔离到大便2次培养阴性,感冒不需要隔离,因为不属于传染性疾病。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有关儿科专业咨询请来好大夫在线找柯友建主任。与健康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等。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伤寒病程第1周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需与其他急性发热性疾病相鉴别: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
患者有高热、头痛、白细胞减少等表现与伤寒相似。可借助患者起病急,咽痛、鼻塞、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明显,没有表情淡漠、玫瑰疹、肝脾大,病程不超过1~2周等临床特点与伤寒相鉴别。
?细菌性痢疾
患者有发热、腹痛、腹泻等表现与伤寒相似。可借助患者腹痛以左下腹为主,伴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白细胞升高,大便可培养到痢疾杆菌等临床特点与伤寒相鉴别。
?疟疾
患者有发热、肝脾大、白细胞减少与伤寒相似。可借助患者寒战明显、体温每日波动范围较大,退热时出汗较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外周血或骨髓涂片可找到疟原虫等临床特点与伤寒相鉴别。伤寒病程1~2周以后,临床特征逐渐得以表现,需要与以下长期发热性疾病进行鉴别;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患者高热、肝脾大、白细胞减少等表现与伤寒相似。可借助患者可有胆道、泌尿道或呼吸道等原发性感染灶存在,寒战明显,弛张热多见,常有皮肤瘀点、瘀斑,血培养找到相应的致病菌等临床特点与伤寒相鉴别。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
患者有长期发热、白细胞降低与伤寒相似。可借助患者常有结核病史或结核病人接触史,发热不规则、伴有盗汗,结核菌素试验阳性,X线胸部照片可见粟粒性结核病灶等临床特点与伤寒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