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养生正当时,夏至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夏季养生,重点养心,谨防三种“心病”,多食三物。
冬季是心脏病高发季节?确实是,但是夏季也是,尤其是在35℃以上的天气,更容易诱发、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中医养生,常说夏季养心,大致也是这个道理。
谨防三种“心病”这说的三种心病,是三种夏季频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1、脑梗塞脑卒中包括血管堵塞所致的脑梗塞和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出血。脑出血更多的是受低温影响,而脑梗塞的发病季节则与脑出血不同,既受低温影响,也受高温影响。
夏季的高温对女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更大,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容易使人的血液浓缩,粘稠度升高,导致血流缓慢,从而诱发脑梗塞。
每年的6月24日,是“世界卒中日”,定在这样的日子,也充分说明了,夏季也是脑卒中高发时间段。
2、心梗炎热的夏季血管容易扩张,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而且夏季气压偏低,天气闷热,空气中含氧量下降,使心脏供血、供氧不足而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另外,夏季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也会诱发心肌梗死。
3、高血压随着气温的上升,血管相对处于舒张状态,血管阻力减低,血压是呈现小幅度下降的趋势,但请不要忽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血压降低,切不可擅自停药或减少药量,尤其是忽冷忽热的时候,非常容易引起血压的波动。
多食“三物”1、要注意常饮水
夏季炎热,老年人“渴”神经不敏感,加之排水较多,所以容易造成人体内缺水,这为心脑血管疾病埋下了隐患,因此,在盛夏季节,即使是没有感到“口渴”,也要饮水,最好保持每天定时饮水的习惯。
2、多食用红色的食物
中医理论任务,红色食物入心,夏季养心,红色食物最适当,像红椒、胡萝卜、番茄、红枣、红豆、红樱桃等等。
3、注意饮食,补充钾镁
炎热夏季,很容易缺少钾镁,往往人会感觉倦怠无力、精神头、体力都降低不少,严重的还会引起心率失常和全身肌肉无力。
饮食中补钾镁是最方便的,新鲜蔬果比如毛豆、油菜、菠菜、芹菜、紫菜、海带、香蕉、新鲜玉米等,都会有效的提高钾镁的摄入量。
【不药不药】简介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达到白天的极限。从夏至以后,白天时间逐渐减少,夜晚时间增多,同时夏至以后气温逐渐变得炎热起来,夏季养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夏季饮食养生,多食酸味,宜吃果蔬《皇帝内经·素问》中记载:“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意思就是说夏季是主心的,天气炎热心气过盛,应该食用酸性的食物来收敛心气。夏季天气炎热以后人的食欲会下降,食用酸性的食物,不仅可以生津,去腥,解腻,还具有增加食欲的功效。夏季适宜的酸性食物有山茱萸、五味子、五倍子、乌梅等。
除了酸性食物之外,夏至以后北方的凉面也逐渐登场了,在炎热的夏季吃上一碗凉面,配上蒜汁等汤汁,清凉爽口,夏季吃凉面具有防暑、降温的作用。
夏季也是肠胃比较薄弱的季节,维生素的繁殖速度比较快,食物容易变质,夏至以后要多吃一些杀菌性的蔬菜,如韭菜、大蒜、洋葱、大葱等。除此之外,夏季多喝绿豆汤,具有消暑利尿,泌冲水分的功效,多吃空心菜具有祛热解暑的功效。
夏季饮食注意事项:尽量不要吃剩菜剩饭;不要过量食用冷饮;不要食用过期、无标志包装破损的食品。
夏季起居养生,注意清洁卫生,预防皮肤病夏季以后,很多人会在凉席上乘凉,因为天气炎热,凉席的空隙当中就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皮肤病。所以夏季一定要定期清洗凉席,最好每个星期清洗一次。
夏季出汗较多,汗液中大部分是水分还有一些其它的成分,比如尿素、乳酸,氯化钠,钙、镁等,汗液中的水分蒸发以后,这些成分会残留在皮肤上面,容易长痱子,甚至引发皮肤炎。
因此夏季要经常洗澡,洗澡的时候建议大家不要洗凉水澡,要洗温水澡。因为凉水会刺激皮肤毛孔,致使毛孔收缩,不利于热量的散发和身体毒素的排除。温水澡可以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也容易体内热量的散发。温水的温度稍高于体温即可, 一般38-40度最合适。
以上就是夏至养生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大家能够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