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一阴生,夏至时节如何养生?
夏至时节,对暑湿说“no”
白昼最长的夏至,养生需要注意到的:中医提醒大众,夏至之后,进入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中医学中:阳极导致“阴生”,阴气居于内,致使人显得极其脆弱,容易患各种疾病。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干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首先从饮食起居上注意:
1、起居:晚睡早起,合理安排午休。可避免炎热之势、缓解疲劳之感。
2、运动:古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健身运动调养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炎热,空调必不可少。但是,夏季不可过度贪凉,应保持一定程度的汗出,这样方是夏季养阳的体现。运动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夏至时节,运动择空气新鲜的地方,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最好以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项目为好。
食:夏至节气养生 在于健脾养胃1、绿豆汤:清热解毒
2、姜葱:“冬吃萝卜,夏吃姜 ”夏天不可一味清热去火,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姜葱等辛温食物,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增强身体抵抗力。
3、避免肥甘厚腻的食物:夏季炎热,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
4、饮食吃“苦”补“酸”: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和酸性食物,以利清泄暑热,增加食欲。如苦瓜、芹菜、蒲公英、苦菊、黄瓜、鸡毛菜等。
5、切忌夜食生冷:夜间亦要注意不要吃生冷、粘腻之物,否则可见腹胀、吐泻交作等病症。
中医学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什么又有春夏慎温热秋冬慎寒凉药?
春夏阳在外易浮动故养阳,秋冬阴在外故养阴为主。原则上是阳在外阴必在内,故春夏忌寒阴,秋冬阳在内故忌温热。
春夏是阳气生发的节气,滥用苦寒药,就像农民们种的庄稼,突然来一场倒春寒,或者一场冰雹,对农民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对身体来说是伤了阳气,虚寒类的疾病就会接踵而至。但是临床上有些真正的实热性疾病,要用苦寒药的时候必须得用,你说在春夏不能用寒凉药物,要等到秋冬在治疗,那就是死板教条了
夏天到了,有什么预防消暑降温的小妙招吗?
1、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并达到防暑目的。2、科学合理的饮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切忌节食。3、做好防晒措施。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带好帽子、衣着宽松。4、合理饮水。每日饮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钠0.3%-0.5%为宜。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
夏天到了,有什么预防降温消暑的小妙招?
谢谢邀请,夏天到了,尤其是西安,夏天高温基本上长达2个月之久,所以做好夏天的降温消暑是必须要重视的,我一般在夏天这样做来防暑降温。
1、到了夏天尤其是十分炎热的日子里,要做到室内温度控制在20度到24度之间,这个温度段对人的身体健康很有利,所以房子必须安装空调,做到人在屋,温度及时调到合适温度段。
2、如果外出在外活动,必须提前做好放暑措施,要打太阳伞,在太阳穴处抹上风油精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还要带上水,如果出现气喘胸闷的时候,喝上些水就可以缓解,达到消暑降温的效果。
3、在饮食方面,我们也要积极想办法,比如,隔三差五就用绿豆煮汤喝,绿豆汤有很好的防暑降温的效果,再就浆水,在超市有卖的,买回来,用清油炒一下浆水做成浆水汤,然后把面条?煮熟捞到碗里,接着在面里浇上浆水汤,就是人们所说的浆水面,浆水有很好的防中暑的效果,有一次在街上走,感觉浑身没劲还恶心头晕有点中暑,赶紧在街边摊喝了碗浆水鱼鱼,顿时感觉身体利索多了,不恶心头也不痛了。
4、如果出现中暑的情况,赶紧喝半支藿香正气水,就能治好中暑,然后多喝水就好了。
这是我在夏天防暑降温的经验和方法,希望大家好好看一看,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