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中医养生 >

冬天熬什么汤好

更新:2025-04-27 19:40编辑:bebe归类:中医养生人气:0

一、冬天熬什么汤好

黄豆猪蹄汤

1、猪蹄洗净剁成小块,可以让超市的师傅剁。锅中放冷水,猪蹄,大火烧开(注意水开即可),此时汤水浑浊,且有浮沫。此时连汤带猪蹄一起倒入冷水中,将猪蹄冲洗干净,放回锅内。

2、干净猪蹄加冷水大火烧开后,换中火,炖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中间放泡好的黄豆。

3、用筷子戳猪蹄,戳得动就是烂了。加盐,喜欢的话放鸡精.

不喜欢黄豆的话,就在最后放盐前加平菇,或者土豆等等自己喜欢的蔬菜。

粟米香菇排骨汤

广东菜 

配料: 排骨1斤,玉米2个,香菇5个,盐。

制作:

①排骨烫去血水,玉米切段,香菇泡软去蒂。

②水煮排骨、玉米、香菇,大火转文火,慢慢煨炖约1小时,撒盐即可 风味特点: 此汤具有明目,解热之效。

鸡蛋花汤

主料: 母鸡柳肉200克,火腿肉50克,鸡蛋清120克。

调料: 盐6克,胡椒粉1克,料酒25克,味精5克,湿淀粉少许,凉汤适量。

作法:

    (1)将鸡柳肉去筋砸成泥,用凉汤成糊状后,加入味精、湿淀粉 搅匀,再倒入蛋清混合一起。火腿蒸熟剁成末。

(2)把汤烧至小开(大开易 将糊冲散不成团),倾入调好的料,轻轻用勺推动不使沾锅,待已熟浮起时 用细眼漏勺捞起入碗即成。

特点:汤清淡,味鲜美,为高级汤菜之一。 

萝卜羊肉汤

作用: 祛痰解热

原料: 红皮萝卜500克、羊肉50克、香菜25克、

做法:

将羊肉洗净切成片,放入开水锅中熬煮20分钟后,放入洗净切成片的萝卜, 用微火熬煮九成熟时,放入洗净的香菜段、精盐5克、味精3克、米醋10克、 料酒5克熬煮即成。

特点:口味鲜香,微甜浓郁

咖喱蔬菜汤

原料

高丽菜 80公克 红萝卜 30公克 洋葱 50公克 培根 3片 蕃茄 1/2颗

咖哩粉 1小匙 高汤 2杯盐 1/2大匙 胡椒粉 少许

制作

(1)高丽菜、红萝卜、洋葱、番茄切成细丝状,培根切丁备用。

(2)培根先干煎过,再倒入高汤、蔬菜及所有调味料,先用大火烧开,再改小火煮15分钟即可。

酸辣虾仁浓汤

原料:

清水或鸡汤3杯(约750毫升)、虾8只(约250克,去壳去泥肠)、蒜头2瓣(切成片)、 “卡费娅”青柠叶5片、鲜姜或干姜5片、鱼露1/4杯、柠檬茎2根(切成2、3厘米长)、绿洋葱 2个(切片)、片蘑菇1/2杯、泰国青辣椒5个(任选)、酸橙汁1/4杯、烧烤辣酱1茶匙、香菜末 汤匙

制作:

    将沸滚清水或鸡汤待温,加入蒜头片、柠檬茎、姜片、鱼露、青柠、洋葱片、片蘑菇和辣 椒(按喜好)后煮沸2分钟。加入虾仁再烧开,虾色由粉红变白,并且硬实,但时间不超过1分 钟。当虾煮好后,将青柠汁和辣酱倒入空碗,再倒入烧好的浓汤,搅拌一下,撒上香菜叶作点缀

二、吃火龙果可以喝牛奶吗

吃火龙果不可以喝牛奶。吃火龙果不宜与牛奶同食,以免影响消化。

火龙果其他食用禁忌:

1、腹泻的人不要吃火龙果略偏凉,有面色苍白、四肢乏力、经常腹泻等症状的虚寒体质者不宜多食。

2、女性少吃女性体质虚冷者,亦不宜进食太多火龙果。

3、来大姨妈的时候别吃女性月经期间不宜食用火龙果,以免行经不畅。

4、这些体质的人要少吃气郁体质、痰湿体质、瘀血体质的人群亦应少食。

5、孕妇吃要慎重火龙果中富含植物性白蛋白,过敏体质的孕妇要慎食。

扩展资料

火龙果的营养价值

1、火龙果果实中的花青素含量较高,尤其是红肉的品种。花青素是一种效用明显的抗氧化剂,能有效防止血管硬化,从而可阻止心脏病发作和血凝块形成引起的脑中风;它还能对抗自由基,有效抗衰老;还能提高对脑细胞变性的预防,抑制痴呆症的发生。

2、火龙果中富含一般蔬果中较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这种有活性的白蛋白会自动与人体内的重金属离子结合,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从而起解毒作用。此外,白蛋白对胃壁还有保护作用。

3、火龙果富含美白皮肤的维生素C及丰富的具有减肥、降低血糖、润肠、预防大肠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

4、火龙果中的含铁量比一般的水果要高,铁是制造血红蛋白及其它铁质物质不可缺少的元素,摄入适量的铁质还可以预防贫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火龙果浑身是宝不宜与牛奶同食

三、咳嗽吃什么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米、麦、豆、薯类、苡仁、赤小豆、白扁豆、肾虚取黑豆、小米、小麦为佳。

2、肉蛋奶的选择:瘦猪肉、牛肉、鱼肚、鲍鱼、海参。

3、蔬菜的选择:藕、白茄子、豌豆苗、菠菜、油菜、萝卜、芹菜、荠菜、黄花菜、慈姑、木耳、生姜、竹笋、丝瓜、冬瓜、萝卜。

4、水果选择:梨、苹果、橘子、柑、枇杷、杏、柿子、荸荠等均属清热润肺之品,可供选用。

茶疗甘呗草:会更好起到止咳化痰,有补中气,清肺热的功效。

下一篇:脾虚的人有什么症状? 上一篇:气郁体质(兼气虚质 血瘀质 阴虚质 痰湿质 湿热质)如何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