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地震后,除了语言我们还能做什么?

更新:2025-05-02 11:40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0

地震后,除了语言我们还能做什么?

2013年4月20日8:02,四川雅安地区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地震最高烈度9度,波及范围初步估算800平方公里。在灾难发生以后,有效的危机干预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

除了语言安慰,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在亲朋受到灾难创伤后,周围的人不妨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来配合心理危机干预的治疗。

1. 无言的陪伴

在危机事件后,每一个当事人都有恐惧的心理,此时很多人以为需要说一些话来安慰他,其实这是极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时候你所说出的话,大部分是为了降低自己内心焦虑的话,对恐惧而言其实都是废话。真正有效的,是你的存在及陪伴。

2.无条件的倾听

让被干预者一吐为快,是心理干预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最为重要的步骤,让应急对象说出心里话,像倒垃圾一样把内心深处的负性感受、想法不加掩饰地表达出来,才能引导他们向积极的方面走。

3.无限的关怀

当事人在危机事件后往往特别渴望关怀和理解,有时一杯温水胜过千万言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及眼见你关怀的动作,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4.无条件的接纳

对于哭诉者,最错误的做法,是叫他们不要难过,不要哭泣,其实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给他一张面纸,他会感觉被你接纳,终于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心中的刺痛便得以疏解。此时还要告诉他,哭泣、悲伤、内疚等都是人在痛苦时的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不是软弱,这是正常的。

以上是心理干预常用方法,除了运用于灾难事件,其他容易引发心理危机的事件也同样适用,比如亲人去世、车祸或病痛,甚至感情破裂之后,这是你对亲人、好友的举手之劳。

(来源:网络)

市场经济的标准是什么?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价格、竞争、供求)显然是不合理的,主要问题是行政性垄断、地区性垄断、政企结合的产权体制、资本市场缺乏透明性。所以现在提倡建立服务型政府!

下一篇:睡觉打呼噜是大脑缺氧吗 上一篇:整天对着日光灯对身体有何危害么,尤其是睡觉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