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四季养生 >

高温作业国家标准规定

更新:2025-07-06 20:10编辑:bebe归类:四季养生人气:0

高温作业的国家标准规定主要体现在作业环境、作业时间、劳动保障等方面。

作业环境标准:高温作业指有高气温、强烈热辐射、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结合,WBGT指数超规定限值的作业,包括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35℃以上)作业和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工作场所高温作业。总体布局上,高温车间纵轴应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垂直,热源布置要利于通风和隔热。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方面,工艺流程设计应让操作人员远离热源,根据散热量和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控制车间内作业地带空气温度。

作业时间标准:日最高气温达40℃以上,应停止室外露天作业(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37℃以上但低于40℃时,合理规划户外露天工作时间,每日累计不超6小时,且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安排户外露天工作;35℃以上但未达37℃,应调整工作模式,减少劳动者连续工作时间,禁止户外露天工作劳动者加班。

劳动保障标准:用人单位要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进行职业卫生培训,供给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药品,不得用发放钱物替代饮料,饮料也不能充抵高温津贴;设立休息场所并配备防暑设施;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并演练,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急救药品;组织高温作业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调整不适合人员岗位;依法发放高温津贴。

此外,GB/T 4200 - 2008规定了高温作业环境热强度分级和人员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与休息时间限值,适用于职业安全卫生分级管理。

下一篇:女人日常喝什么茶最适合 上一篇:降火喝什么茶最好 什么茶降火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