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中如何根据指定的条件筛选若干数据
一、excel中如何根据指定的条件筛选若干数据
Sheet1是你的数据
Sheet2的A1:D1是标题
A2的公式:
=IF(ROW(Sheet1!$A1)>COUNTIF(Sheet1!$D:$D,优),,INDEX(Sheet1!$A$1:$D$6,SMALL(IF(Sheet1!$D$2:$D$6=优,ROW(Sheet1!$D$2:$D$6)),ROW(Sheet1!$A1)),COLUMN(Sheet1!A$1)))
数组公式输入后按Ctrl+Shift+Enter
然后填充A2:D2,然后向下填充足够行数。
Sheet3的公式,只要把优改为劣就行了
二、园林施工图中道路线宽多少?
一般我们画图,边线0.30,铺装分隔0.15,填充0.05或者0.09
三、汽车前挡风玻璃开裂了没碎,如何维修?
1. 清洁玻璃表层,先用棉签和纸巾将破损点的污染物清除,力度要适中,以免将破损点扩大。
2. 取一个纸杯,倒入少量水,把三个吸盘放入纸杯中,吸盘沾湿后取出吸附在三角架上,然后将三角架的中心孔对准撞击点。注意吸盘的方位,不要让清水流入裂痕中,将吸盘压牢,用来固定注胶头。
3. 准备注胶器头,然后将密封圈安装到注胶头螺纹端的孔内。安装好密封圈后将注胶头旋入三脚架中心孔中同时注意观察密封圈,当看到密封圈被压在玻璃上,而且发生轻微变形就可以停止了。对密封圈施加的压力不能过大,否则可能使原有的牛眼或星型裂痕加大,而力度过小会造成树脂外溢(而且无法抽真空)。
4. 旋转注胶头且密封圈与玻璃适当结合后,取出1毫升注射器,安装好针头。
5. 打开树脂胶水瓶,用1毫升注射器抽取适量树脂胶水然后注入到注胶头中(注入的胶水根据裂痕的大小不同而不同,一般0.05到0.3毫升不等)。
6. 抽真空:扶住注胶头,把注胶器插到注胶头六角中心孔内并拧紧。接下来扶住注胶器,把注胶器拉杆拉出直到拉杆底部的十字缺口与注胶器上标有“天津飞顺”的锁定挡板齐平,然后旋转45度,将拉杆卡住,然后在前挡风玻璃的背面观察撞击点,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注胶器正在抽真空。假如没有气泡产生,则要重复前面的步骤,直到有气泡产生。
7. 注意:如果重复多次抽真空都没有发现有气泡产生,请确认密封圈是否正对着玻璃上的撞击点,如果没有对准,请移动注胶器或者三角架进行校正。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带有加热功能的吹风机对被修复区域的反面玻璃进行加热,这样可以加速缝隙内的气体排出。
8. 抽真空5~10分钟之后,观察撞击点再无气泡产生了,就可以进行注胶操作,注意:如果使用吹风机对玻璃进行加热,注胶前请等待玻璃冷却后再进行注胶。
9. 扶住注胶器,将注胶器拉杆回旋45度,让拉杆正对着凹槽,拉稳拉杆,缓慢收回注胶器筒内。
10. 注胶:扶住注胶头,把注胶器拧下来,将注胶器的拉杆拉出3毫米左右,再把注胶器拧回注胶头,扶住注胶器,把拉杆往下压,当拉杆顶部的十字缺口与注胶器上的锁定挡板齐平后将拉杆旋转45度使锁定挡板卡住拉杆,这时候开始注胶。在5至10分钟后用小手电观察玻璃背面的裂痕,看树脂是否完全填充所有破损部位。如果没有发现树脂在破损部位移动,则再抽真空,反复进行,直至树脂全部填充到破损部位。
11. 请注意:胶水注满裂痕后,在固化前,汽车前挡风玻璃必须避免受到任何的外力(如:手、肘压到玻璃上等)或者强烈的振动。
12. 注胶结束后,扶住注胶器,将注胶器拉杆回旋45度,使拉杆弹出并取下注胶器。用注射器吸出注胶头里的树脂,取下注胶头,用注射器回收流下来的树脂,以备下次使用。轻轻取下三角架,取出一张贴片,用注射器在贴片上面滴上一滴树脂,把贴片贴到裂痕修复的部位,注意:贴片与玻璃要贴合,不要存在气泡。
13. 将吸盘吸附到紫外线灯上,打开紫外线灯,放到离贴片一公分左右的位置上,进行固化照射。15分钟以后,移除紫外线灯,揭开贴片,固化完毕(若没有紫外线固化灯,可以在室内完成抽真空、注胶、贴片后将汽车开到日光下晒25-30分钟)。
14. 检查刀片刀锋部位是否工整清洁,将刀片刀锋垂直于固化好的玻璃上,由外向里单方向轻轻刮除固化后的树脂,注意用力均匀。
15. 刮除多余树脂后,破损点的部分会留下一处轻微的白色透明痕迹(或小白点),这属于正常现象。汽车前挡风玻璃裂痕修复完毕。
四、如何让鸡蛋从三楼掉下来且不碎
结合在同学们中的调查和全国各地举行过类似比赛的方案来看,比较常见的、有一定可行性的方案有以下几种: 1、降落伞型: 降落伞型,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降落伞,增大空气阻力,以使鸡蛋连同整个装置平稳落地。 这种方案最容易想到,因为跳伞、宇宙飞船减速,都运用了这个方法,效果很好。安全性极高,使整个装置达到较小的速度即可匀速下落。装置的重量也不会很重。唯一的缺点就是:受大气扰动影响太厉害,会使实验装置飘忽不定,准确性较差,往往不能落到指定位置,从而影响了比赛成绩。 2、外包装型: 外包装型,就是用较多的减震材料将鸡蛋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比如泡沫、棉花、各种填充材料等。通过这些材料的缓冲作用,达到保护鸡蛋的目的。 这种方案也较容易想到。平常生活中用各种填充材料保护贵重用品的方法相信大家都见到过。这的确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案由于受空气阻力影响很小,所以准确性较高。由于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密度极小的,所以可将整个装置的重量降到最低。但美中不足的是:整个装置是自由下落状态,到达地面时的速度较大,因而对装置的坚固度和缓冲效果要求较高,安全性稍差一点。 3、不倒翁型: 不倒翁型,就是使整个装置像不倒翁一样,把重心尽可能降低,使得装置下落时能保持稳定状态,确保始终让一个面着地。那么保护工作只需要在这一个面做好就行了,从而节省了材料。 这种方案充分考虑到了上一种方案可能出现在空中翻滚现象,经过改进形成的。其可靠性远远高于第一种方案,材料更节省,准确性更高。美中不足的就是为了确保装置的重心降低,势必要在底部放上一个质量较大的物体,这就大大加重整个装置,将影响比赛成绩。 4、多面体型: 多面体型,就是把整个装置制作成一个多面体,将鸡蛋用结实的绳子固定在多面体的中央,使整个鸡蛋悬空。装置落地后,不论哪个面着地,鸡蛋都不会着地,鸡蛋就完好无损了。 这种方案无需额外的材料,只需要制作多面体的骨架和几根线即可,用料极其节省,因而重量会大大降低。因受空气阻力较小,所以稳定性较好。但这种方案也有一个大的缺点就是多面体不易扎制,结实程度不高,落地后可能会散架,鸡蛋也就岌岌可危了。 5、双气球型: 双气球型,就是将鸡蛋放在一个气球中,充入一定量空气,在外面再套一个气球,充入适量空气。这样两层气球之间就会形成一个气垫,会使鸡蛋免受地面的冲击。 这种方案所用材料应该是所有方案中最省的,重量只是两个气球的重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这种方案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两层气球之间有一块是紧密接触的,没有气垫的保护,如果此面着地,一切都完了。另外,由于重量太轻,受空气扰动影响,其稳定性也不是很好。 6、螺旋桨型: 螺旋桨型,就是在整个装置上方安置一个螺旋桨,靠流动的空气推动或遥控,使螺旋桨旋转起来,以提高安全性和准确度。这极像直升飞机的飞行原理。 这种方案因螺旋桨的转动而减小了装置下落的速度,安全性更高。如果是遥控,准确性也会很高。问题是如何保证螺旋桨始终朝上,螺旋桨一旦不朝上,准确性将无从谈起。如何保证螺旋桨平稳旋转也是一个问题。 7、滑翔机型: 滑翔机型,顾名思义,就是将鸡蛋悬挂在滑翔机下方,整个装置就会在空气中滑翔,最后会平稳地降落。 这种方案准确性极差,降落地点不确定。如果不限制落地点的话,这无疑是一个好方案,安全性较高。在这种比赛规则下,不提倡这种方法。 8、盐水型: 盐水型,就是配一个密度很大的氯化钠溶液,让鸡蛋漂浮在上面,落地后盐水就充当了缓冲材料,保证鸡蛋不破。 这种方案新颖独特,用盐水作缓冲,安全性较高,受到空气阻力影响很小,准确性较高。但装置不易控制,如果装置在空中翻滚,盐水洒出,就起不到保护作用了,因此,一定要保证装置重心要稳,并且尽可能降低。这种装置的重量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毕竟,盐水的密度要比泡沫大得多。 9、吸管组型: 吸管组型,用几根吸管绑在一起做成吸管组,将几组吸管组搭成金字塔形,将鸡蛋夹在中间,用胶条固定。吸管由于是中空的,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这种方案材料来源广泛,重量轻,体积小,因而准确性较好。至于安全性嘛,可能要差一点,吸管的缓冲作用毕竟有限。 10、综合型: 综合型,就是将几种保护措施结合起来使用,造出的装置也是五花八门。 综合型装置的安全性肯定会大大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准确性很难说究竟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装置的总重量大大增加,可能会影响比赛成绩。 … … 上面大体介绍了十种方案。其实还有很多方案,就不一一列举了。不难看出,这十种方案各有利弊,很难找出一个十全十美的方案。而且,各种方案的偶然性较大。以上仅是从理论层面对各种方案进行了分析,实际操作中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