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应怎样养生保健?

更新:2022-11-22 18:30编辑:bebe归类:四季养生人气:85

从中医“四季养生”的理论来说,夏属火,通心,因此夏季是最适合养心的季节,夏季养生要重在养心。那么夏季又应该如何养心呢? “心”与“脑”紧密相连 在中国文化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一切反映人思想意志活动的词语,都是和“心”相关——心情、心愿、心花怒 放、心烦意乱、心神不宁……这里的“心”已经不仅仅指心脏这个单一的器官,而包括了大脑的思维。从医学上讲,心脑本身就属于一个系统,这里密布着丰富的神经,最容易受到环境影响。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夏天心脏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情绪也容易烦躁不安的原因了。所谓“心主神明”,养心和养脑,其实是同时进行的。 “心病起于夏” 在中医养生文化中,把四季、五行和人体的五脏一一对应起来,这种朴素的科学不无道理,夏季属火,“心火上炎”之后,人们容易出现疲劳、胸闷、睡眠不 好、头痛、心悸等症状,心脏负担加重之后,心脑血管疾病也容易频发。同时“脾病起于长夏”,在夏季末期,湿邪最胜,胃肠功能受到抑制,消化能力和抵抗力降低,加之肠道细菌繁殖旺盛,脾胃不适便常常出现。 夏日养心清凉攻略 作息 充足的睡眠在夏天比什么都重要,适当午睡会令一天流失的精力得到快速补充,同时,规律的作息可以安定情绪。夏天夜生活很丰富,晚睡也似乎成了习惯,但要知道那些都令白天的烦闷加剧。 运动 夏天的运动不宜过于剧烈,日光下的户外运动、球类运动等更是成倍透支体力,并不是个好办法。夏季进行运动要讲究科学,做到适时、适量和适地。 适时。为了避免强烈阳光对皮肤和身体的损伤,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尽量避免上午10点后至下午4点前的户外运动。 适量。人体在夏季消耗增大,睡眠和食欲下降,体能储备相对较弱,因此提倡轻松运动,时间控制在20至30分钟左右,强度适当减小,可选择游泳、散步、慢跑、太极、瑜伽等。 适地。尽量到户外运动,选择公园、湖边、庭院等阴凉通风的地方。即使在室内运动,也要适当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 经络按摩 中医经络按摩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保健方法,这里推荐给大家2个简单易行的养心穴位自我按摩: 1、按压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的大椎穴,能够清 热除湿; 2、每天按压手臂内侧中线的心包经和手臂内侧外缘的手少阴心经,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本经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如心痛、心悸、心胸烦闷都有缓解作用。另外,按压最简单的太阳穴、印堂穴,也有提神作用。

夏季养生有什么小妙招呢?

1、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2、喝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3、台湾大暑吃凤梨


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另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节”,由於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4、喝暑羊


华北地区有在大暑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经过紧张的夏收劳动,人们非常疲倦,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于是,全家聚在一起,每人吃一个香喷喷的新麦馍馍,喝一碗味道鲜美的羊肉汤。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大暑

1、运动选择合适的时间

在夏季养生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积极投入到运动中来,因为运动本身是促进健康的一种有效形式。然而,到了炎热的夏季,运动需要控制好强度,而且不可在不当的时间进行运动。一般来说,午后气温比较高,此时就不建议进行锻炼了。

因为在午后锻炼的情况下,身体出汗量会增多,而且负担加重,受到高温环境的影响还可能会中暑。因此,夏季想要养生,通过运动方式促进健康的人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在清晨、傍晚气温比较低的时候,运动最为合适,而且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2、不可大量进补

到了炎热的夏季,适当的养生工作需要做到位,在炎热的夏季,很多人都喜欢吃各种滋补身体的食物。然而,这些滋补身体的食物切不可大量进食。因为本身夏季就比较容易有上火的表现,如果经常大量进食这些滋补类型的补品,食物等,容易导致上火症状明显,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在夏季养生的过程中,部分滋补明显,容易上火的食物就要忌口了。

3、需要多补充水分

炎热的夏季想要养生的人,需要注意水分的充分补给。因为人体70%的组成成分都是水分,如果没有补充足够的水分,此时细胞缺水。加上器官需要的水分无法及时提供,体内垃圾,毒素排泄出体外的速度缓慢,此时身体健康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到了炎热的夏季,需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如果有出汗的表现,饮水量也要适度增加。

下一篇:夏季足疗宣传单怎么写 上一篇:夏季消暑为何要多喝养生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