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农村多子女家庭,如何更好的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

更新:2022-06-18 08:37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76

您好,很荣幸来回答您的问题

通过您的问题能够看得出您是一位比较有学识的人,至少您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重视就值得称赞。我是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下面就从我的专业角度,为您做简单的回答和分享。

首先我们且抛开农村这个范畴,单纯的就家庭教育来说,最关键的一点先要说夫妻关系,因为当孩子身高还不足以与成人平视的时候,他们的安全感是不够的,所有的安全感及生活所需均来自于父母,而在孩子的认知里,父母的完美结合才有了自己的存在,所以在多子女家庭中,往往因为家庭烦累而导致夫妻争吵,可以肯定的说:所有的夫妻冲突,都会导致孩子的自我冲突,当父母之间彼此攻击和不认可的时候,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自我不认同感,这一点尤为重要。

其次,我们来谈一谈多子女家庭在排序中比较常见的孩子心理动态:

排行老大:第一个出生的孩子,人的基因里遗传着最原始的一种意识就是地盘意识,或者说领地意识。老大一出生就看到爸爸和妈妈,认为自己用过拥有父母所有的关爱,自己应该是最优秀和卓越的,有权威的需要,而后面陆续出生的弟弟妹妹都是来抢地盘的,所以老大在拥有弟弟妹妹后,对父母的批评尤为敏感;

排行中间的孩子:这些孩子是在多子女家庭中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孩子,所以他(她)们必须和其他兄弟姐妹不同,才能显现出存在的价值。所以排序在中间的这些孩子相对来说比较随和,也容易养成富有同情心的性格;

排行最小的孩子:由于在家庭排序中最小,也由于父母在过去培养前面孩子的经验,相对来说更容易对小的孩子娇惯,加上前面哥哥姐姐对较小孩子的庇护娇惯,很容易养成排行小的孩子把别人为自己服务当成理所应当的性格,或者说养成一种对别人为自己服务的操控感。一旦无法掌控和享受这种被服务,可能会产生难过甚至攻击行为。

综上所述,作为父母在家庭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应该培养老大的责任心,责任感,但同时也要防备他(她)养成|“完美主义”或“唯我独尊”的性格,培养他的抗挫折能力。针对排行在中间位置的孩子,多一些关注和赞美,赞美的时候要称赞孩子具体的某一些言行,而不是宽泛的只说孩子你真棒,你真优秀。赞美的同时最好再提一点小要求。例如:“儿子,你扫地这件事情做的真好,真干净。如果你扫完地能够再把工具放到原来的位置就更完美了”。针对排行较小的孩子,除了正常像对待中间孩子的方式以外,不可凡事都要求哥哥姐姐退让的做法,让小的感觉一视同仁,年龄小并不是优越感,同时鼓励小的勇于向更加优秀看齐。

现在,我们再谈一谈农村这个范畴

农村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可能相对来说没有城市那样优越。但是农村有静谧的生活环境,清新的空气,都有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我们应该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培养孩子朴实,勤劳的性格。现在网络和通讯都很发达,跟城里孩子比较来说,我们的孩子一点都不逊色。注意对孩子普通话的培养,培养孩子的审美观,让孩子去发现大自然之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一时刻都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最好教材。

最后,再给您分享一句话:父母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希望我的回答,多少能够帮到您,祝您家庭幸福,子女健康成长!

农村孩子的多子女家庭问题,在现代社会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因为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教育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一个人要想接受到更高等的教育的话,不仅要聪明,具备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本素质,而且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农业本身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力的表现,所以农村家庭的可支配经济收入相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就非常有限了。而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要想接受好的教育,在聪明的基础上,就需要有更多的投入。当由于子女众多,经济投入赶不上教育发展的要求时,产生心理的问题和矛盾就在所难免了。作为农村的多子女家庭,要根据家庭实际来规划子女的合理发展,引导并鼓励孩子在学校学习之余多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家庭解决一些经济困难,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励子女自立自强,一个人如果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对社会充满了希望,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心理健康基本上是可以保证的。总之,作为农村家庭多子女情况下,千万不可盲目的模仿和仿照。

下一篇:关于心理健康 上一篇:残疾儿童心理问题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