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护理的介绍

更新:2023-11-17 16:23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0

一、心理护理的介绍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的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状况如何?倘若说三项护理中技术护理基本到位的话,生活护理相比就有差距了。心理护理更是不可相提并论,尚处在起步阶段。护理工作不完全是护士的事情,尤其是心理护理,很多方面体现在整个医务人员与病人的交流。

二、心理护理的概念

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 原则包括 1.交往的原则 2启迪的原则 3针对性的原则 4 自我护理的原则

三、临床心理护理的职责范围及护理方法

1.1临床常见病症的心理护理

1.2临床特殊疾病的心理护理

1.3各类治疗病人的心理护理

1.4常见神经症性障碍病人的心理护理

基本要求:

1.掌握临床常见病症的心理护理、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角色适应不良病人的心理护理。

2.了解临床特殊疾病的心理护理、残障病人的心理护理、各类治疗病人的心理护理。

临床心理护理的基本程序。

答;主要包括8个环节: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全方位采集心理信息;③客观量化的心理评定;④确定病人基本心态;⑤析出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⑥选择适宜对策;⑦观察评估效果;⑧确定新的方案。

3. 请简述自杀行为者的心理过程及心理护理要点

答;自杀的心理过程可大致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自杀动机的形成。自杀动机:①解脱;②自罪自责;③报复。

第二阶段,心理矛盾冲突。自杀者会经常谈论与自杀有关的话题,预言、暗示自杀,或以自杀威胁别人,直接或间接表现其自杀意图。

第三阶段,表面平静阶段。自杀者似乎已从困扰中解脱,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情绪好转,抑郁减轻,显得平静。周围的人真以为其心理状态已好转,从而放松警惕。但有时恰恰是其自杀态度已决的一种表现。

自杀行为病人的心理护理

①解除心理危机 防止自杀的最好办法不是关注自杀本身,而是更广泛地关注什么因素导致其自杀。②观察心理行为 自杀者在自杀前都会有意或无意地显现明显的异常行为,如独处、沉默寡言、生活规律紊乱、情绪极度低落等。③重建健康心理 引导病人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失败和各种心理压力,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不断调整自己,乐观、豁达地看待人生。④调动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系统是防范自杀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忠于职守与爱心;

②高度负责与同情;

③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

④较出色的人际能力;

⑤较健全的社会适应性;

⑥较适宜的气质与性格类型。

仔细看一下,很有用,

四、护理心理学有哪些基本的观点及解释

基础学科 护理心理学揭示护理工作中的行为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心理活动和生物活动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防的作用规律,寻求人类战胜疾病、保持健康的基本心理途径,为整个医学事业提出心身相关的辨证观点和科学方法。因而是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护理学学生掌握护理心理学知识,将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能从心理学和生物学两个角度全面地认识健康和疾病,认识病人,在今后本职工作中能自觉地遵循心理行为科学规律,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或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就像我们掌握生物医学课程中的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一样。

五、护理心理学心理保健的四项原则

护理心理学(nursing-psychology)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应用科学。它既是医学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又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护理工作中的心理问题,即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相应的最佳心理护理。把护理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做为一门科学对象来研究,只不过才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以往的护理工作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下,以疾病为中心,多从生理护理方面进行研究,现在看来很片面的。因为人是既有躯体又有精神,既有复杂的生理活动,又有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统一整体。人在躯体上患了疾病,心理上必有反应,人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心理状态,对躯体的生理状况也必然有影响。所以,生理护理与心理护理应当兼顾,应当统一。实际上,早在一百多年前护理学的先驱-弗罗伦斯.南丁格尔(1820~1911)就已阐述这一观点。她说:“护理工作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但是,由于当时生物医学模式正处于兴旺发达时期,因而护理学渐渐偏离了南丁格尔的思想,把病人当成石块、木头和纸片,当“机器”来维修护理。只是到了近20年,随着医学心理学的发展,护理学也与心理学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专门研究心理护理的护理心理学

六、论述心理护理的原则,并结合一临床心理护理的实例,说明心理护理的程序

1、护理心理渗透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融合在各项护理措施中。因此,任何一项护理工作都需要贯彻心理学的原则。首先,在医疗活动中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患者遵守医嘱,达到康复的目的。医患关系对治疗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医生给患者作出诊断和治疗方案只是完成医疗任务的一部分,如果患者对医生的诊断表示怀疑,对治疗缺乏信心,或者有其他情绪问题不好好遵照医嘱或拒绝接受治疗,就无法达到医疗目的。因此护士就必须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促使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或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患者的信念、思想、态度、情感等心理活动能使其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朝一定方向变化。利用患者心理活动对躯体活动产生的积极影响,促使疾病朝着痊愈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进行了心理治疗。在这一点上,护士的态度、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患者病情的发展。这就要求护士通过护理工作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工作者。2、了解和掌握护理对象的一般心理状态和特殊心理表现。患者到医院就诊,从挂号、候诊、经由问诊、化验、透视等检查,到医生诊断、决定治疗方案,以及本人遵守医嘱接受治疗,是一系列医疗环节构成的医疗过程。在此过程中,患者的心理活动既包括有共性的一般心理状态,又包括由患者自身疾病所发生的特殊心理表现。例如,刚入院的患者由于不熟悉医院环境有焦虑不安情绪;高血压患者易产生急躁情绪,某些精神病患者由于不承认自己有病而拒绝住院;有妄想症状的患者误认医院为监狱,视医护人员为监视他的“公安人员”,产生恐惧甚至逃跑的企图等。患者的情感、思想、态度和信念等心理活动能直接影响身体的生理、生化过程,对病程起一定作用。对此,护理心理学要求护士在了解患者的一般心理状态的同时,还应掌握患者的特殊心理表现,针对患者各自的特点,采用心理治疗方法和心理护理措施,消除患者消极的心理活动,如不安、恐惧、怀疑等,建立积极的心理活动,如愉快情绪、信任、合作等,以改善生理过程,促使患者早日康复。3、加强医护人员心理品质修养。护士的表情言行和态度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而对其病情产生某种作用。护理工作是通过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的工作、减除患者的病痛。为此,对待一个失去健康,甚至日常生活难以自理的患者,必须尊重和体贴他们。护士要耐心倾听其申诉并协助解决,对其病痛要予以同情和安慰,工作要认真负责,发挥精湛熟练的技术,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获得其信赖,增强其安全感;护士应经常鼓励病人配合治疗,让患者对恢复健康抱有信心。护士也要注意自己的表情、言谈举止以便给患者带来亲切关怀、体贴了解、主动帮助的体验。护士除了了解有关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皮肤科、五官科和神经精神科的医学科学知识,熟练地掌握有关护理技术外,还应掌握有关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培养自己有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洞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理状态,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沉着准确地处理病人的各种问题。

下一篇:如何运用有效形式对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关知识? 上一篇:老师,由于本人对心理学非常热爱。请您指点指点本人该如何进行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