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中医养生 >

气滞血瘀有什么穴道疗法?

更新:2025-07-15 16:56编辑:bebe归类:中医养生人气:0

气滞血瘀有什么穴道疗法?

[取穴]主穴:合谷、外关、曲池、地仓、颊车、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配穴:阳白、下关、风市、昆仑、委中、太溪、四白。

[用法]指压疗法:合谷穴位: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位于手背第一掌骨、第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简便取穴:可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于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拇指尖下即是本穴。压法:揉压法、捏压法、扪压法;

外关穴位: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位于腕骨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腔答磨压法:捏压法、扪压法;

曲池穴位: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定位时屈肘成直举瞎角,肘横纹外端凹陷中原是本穴。压法:捏压法、揉压法、扪压法;

地仓穴位:足阳明胃经之穴位,位于口角旁0.4寸,巨髎穴直下是本穴。压法:揉压法、扪压法;

颊车穴位:足阳明胃经之穴位,位于下领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压法:切压法、揉压法、扪压法;

环跳穴位:足少阳胆经之穴位,位于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压法:点冲法、扪压法;

阳陵泉穴位: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八会穴之一,筋全阳陵泉,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压法:切压法、捏压法、扪压法;

足三里穴位: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首嵴外一横指处。压法:捏压法、揉压法、扪压法;

解溪穴位:足阳明胃经之“经穴”,位于足背踝关节横纹的中央,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压法:切压法;

阳白穴位:足少阳胆经之穴位,定位时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压法:揉压法、扪压法;

下关穴位:足阳明霄经之穴位,位于颧弓与下领切过之间的凹陷中,开口有孔,闭口即闭。压法:切压法、扪压法;

风市穴位:足少阳胆经之穴位,位于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压法:扪压法;

昆仑穴位:足太阳膀胱经之“经穴”,位于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压法:捏压法、扪压法;

委中穴位: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位于伍斗胴窝横纹中央。压法:点冲法、捏压法、扪压法;

太溪穴位:足少阴肾经之“输穴”,肾的“原穴”,位于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压法:捏压法、扪压法;

四白穴位:足阳明胃经之穴位,定位时目正视,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中。压法:切压法、扪压法。

气滞血瘀,则痰凝成核!备郑乱1次打仿档通3个瘀滞点,丛友乳腺气血通畅,结节消

症瘕其他疗法

对于体针疗法在处理症瘕时,针对气滞血瘀的症状,可以选择穴位如气海、气冲、三阴交和合谷。若瘀血情况严重,可加入血海、次髎、膈俞和石门穴,腹部疼痛加剧时,可再加地机穴。若病情转向郁热,可进一步加入然谷和行间穴,采用泻法操作。

针对痰瘀阻滞的症瘕,穴位选择包括曲骨、大赫、气海、子宫、中脘以及阴陵泉,采用平补平泻的针灸方法。在耳针疗法中,主要选取子宫、卵巢、肾、脑和屏间穴,针灸留针时间为1小时,期间进行2到3次行针以增强刺激效果,每天针刺一次,一疗程共计15次。

扩展资料

妇科症瘕涵盖了各种妇科良性肿瘤,病种较多,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症。病机多因脏腑失调,气血阻滞,瘀血内结,气聚为瘕,血瘀为症。证候以气滞、血瘀、痰湿、湿热等四型多见。

下一篇:气滞血瘀如何调理 上一篇:吉士粉为什么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