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癌症病人要怎样调整心态坚强地活下去?

更新:2022-06-22 22:36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99

选择权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欢迎关注医学博士团队!

“谈癌色变”是不少人的反应,病人因各自的文化背景、心理特征、病情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我们应该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消除癌症病人负面情绪的影响,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接下来,给大家讲讲癌症病人心理变化的五个时期,以及每个时期,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心理指导。

震惊否认期:病人了解病情后,会出现眼神呆滞,不言不语,知觉淡漠,甚至可能出现晕厥,然后会极力否认,怀疑诊断的可靠性,医生的专业性,甚至开始辗转多家医院就医,咨询。这是病人面对疾病应激产生的保护性心理反应,虽然可缓解其恐惧和焦虑的程度,但有可能会延误治疗。对待此期的病人,我们应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关系,带给他们安全感。

愤怒期:当病人接受疾病的现实后,随之会产生恐慌、哭泣,继而愤怒、烦躁、不满,这时候,他们常常会迁怒于家属和医务人员。这时候,病人属于适应性心理反应,对待这个时期的病人,应通过交谈与沟通,尽量诱导病人表达自身的感受和想法,纠正他的感知错误,教育和引导病人正视现实,积极接受治疗。

磋商期:病人开始步入“讨价还价”的阶段,常心存幻想,遍访名医、寻求偏方,祈求延长生命。此时,幻想虽然可产生负面影响,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要支持病人,使其重新树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念。这时候的病人易接受他人的劝慰。

抑郁期:当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恶化,肿瘤复发,疼痛难忍时,病人往往会感到绝望无助,对治疗失去信心。表现为悲伤抑郁、沉默寡言、黯然泣下、不听劝告,有的还是会有自杀倾向,这时候,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抚慰,诱导其发泄不满,家人要陪伴在身边,满足其各自合理的需求。

接受期:病人经过激烈的内心挣扎,接受事实,心境变得平和,不再自暴自弃,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晚期病人常处于消极被动的应付状态,不再关注自我的角色,处于瓶颈、无望的心理状态。这时候我们应加强与病人的交流,尊重其意愿,满足其需求,尽可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以上心理变化可同时或反复发生,且不同心理特征者在心理变化分期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各期持续时间、出现顺序,也不是完全相同。癌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反应复杂而强烈,既渴望手术,又惧怕手术,顾虑重重,情绪多变。我们应该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了解病人心理和情感的变化,使病人有效配合,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欢迎关注天坛医院、阜外医院、儿研所、北大口腔医院医学博士团队!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如何减轻癌症患者的心理压力?

我自己就是肺癌晚期患者,才36岁,上有老下有小,我总结就是做好你自己能做的事人力改变不了的听天,什么叫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呢。一:放宽心点(当然了人人都会这么安慰你,都听腻了,不过还是必须的)如果没办法老会多想就给自己找点事做什么都行别去想就好,老想着自己可能要死了心情能好哪去。二:饮食一定要注意作息一坑要改变,这两个要求呢具体的都可以在住院房间里面看到(一般在墙上挂着指导的小本本),很详细的。三:运动,先补营养后运动,运动看自己身体状况不宜过量,还有就是找一些空气好点的地方比如公园啊人少的地方。好了,我不复制不粘贴这都是我确诊癌症后自己的总结与要求,欢迎补充。

我是个癌症病人,我来说说我的亲人怎么做会让我觉得压力太大吧。

首先,有了这种恶疾本身就会让病人觉得压力特别大。无论怎么样,这依旧是个“谈癌色变”的时代,癌症,以它的恶性程度高,致死率高,治病对家庭经济的消耗高而让人闻之色变,这种病,对每个病人的打击程度,对每个家庭的负累超过了所有的疾病。

而且,转移复发是它的特点,一朝得癌,终身抗癌是每个病人必须要面对的现实。所以,病人不光光要承受疾病带来的各种不适与苦痛,更要承受因为得了这个病带来的各种压力,其中,经济上的压力尤其突出。我认为你这个时候要跟他有意无意地谈一些生活中抗癌的病例,抗癌成功的,散尽家财依旧去世的,总之,要让他明白,虽然人生无常,希望还是有的,人生无常,钱也不是万能的,钱并不能买命。

身为患者的亲人,你还在真心地想着要怎样去减轻病人的压力,你是好样的。相信病人因为有你这样有担当的家人,康复的希望能大得多。世态炎凉,我见到过太多的人因为得了癌症被家里人放弃治疗的。人间有爱,也有很多为了救患者不惜一切代价的家庭。怎么说呢,这两种极端还是少的,大多数都在根据病情选择自己的治疗方案,很多由于经济上的原因,都在寻找性价比最高的治疗方案。

谁也不愿意得这种病,一旦摊上了也无可奈何。如果有条件,希望你们能好好地陪着他抗癌,抗癌路上,别让他太孤独。跟所有的治疗方案比起来,我认为家人的陪伴很重要,能让他感觉到来自家里人的温暖与被需要,能激起他抗癌的斗志跟他的求生欲望。

再有就是,在陪伴他的同时,家里的一切应该如常运转。所有的家庭成员,除了有陪着他看病的,剩下的人该干啥干啥,切不可他一生病了,你们家就一切都乱了套了。比如我,就乐见我的亲人们在开开心心地过活。如果因为我生病,全家都愁云惨雾,要卖房子卖地哭哭啼啼的,那我觉得自己真的不如死了也罢。

有很多的病人,即使家境殷实不差钱,家里人也待他特别周到,但他依然会觉得压力特别大。这就是来自病人对死亡的恐惧了。因为这个病,他会觉得自己与死神好近,想起这个就会觉得压力巨大,他害怕啊。这样的就应该对他进行心理疏导,让他知道死亡的真谛,知道人最终都是要死的,消除他对死亡的恐怖。

我想,做到了这些,他也就能正确看待自己的病,不会觉得压力有那么大,能够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了。

下一篇:跟精神疾病的人相处以后,自己也被影响到心理不健康,如何走出来? 上一篇:用好的心态面对癌症,会有自愈的作用吗?有科学依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