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有哪些?

更新:2021-08-29 17:58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88

主题有正确面对学习压力,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提高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缓解逆反心理,加强与父母亲沟通,提高自信心,加强进取精神,避免早恋问题,严防心理病态出现。 良好习惯的养成。 良好心理品质 例如:诚实、自信、坚强、独立。 学习方面的主题 人际关系;情绪调节与表达。 高年级的青春期心理、生理卫生方面的主题教育。

简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用的心理疏导方法有哪些?

谈话疗法是认知治疗方式,教人们如何改变有害的想法和信念。当患者有不切实际的负面想法产生时会被告知如何用正面想法来替代这些负面想法,是一种心理治疗。心理疏导也采用谈话的方式,但与谈话疗法不同,它不是心理治疗,而是情绪的疏泄和行为支持,这两者相近之处在于,都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怎样进行?

1、要根据青少年的不同年龄段进行健康教育。因为不同年龄心里发展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2、要配合学校、老师一起来进行

3、教师要针对孩子的不同理解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进行教育。

4、家长要信任、鼓励、支持孩子的学习、生活、交友。

最后,希望家长与老师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他们是独一无二的。

浅谈学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2、除与原有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外,还可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对小学生也可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一起玩游戏教案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周记2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