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简答题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更新:2021-05-07 09:30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6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智力正常

我觉得“智力正常”应该包括“超常”,如果低于一般水平基本都容易胡思乱想吧,或者想法和别人有点不一样,所以呢,算进去还是可以接受的。



判断心理正常?

通常用三个统一来看是否心理异常。


1、个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否统一。简单的说即自己认为存在的事物是不是客观存在,比如幻觉等。
2、人格个性是否稳定。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当然喝醉酒等情况除外。
3、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精神活动虽然分为认知,情感,意志等部分,但是它自身却是个统一的整体。比如一个人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应,这样就失去了协调。当然强迫症除外。
现在心理学上的分类还比较乱,没有全世界的统一起来。一般认为异常属于精神病的范畴。而心理正常里又分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所以这里就算心理正常也不一定心理健康。

部分参考:http://wenwen.sogou.com/z/q879594441.htm

下一篇: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的影响 上一篇: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